“是李常在和刘答应。”关氏说着,“两人原本只是宫人,因有孕而受封。”
母亲出身太低,就算是生下皇子,也没办法撼动关贵妃和三皇子。
单纯不想她们生孩子,关贵妃有的是办法。
显庆皇帝的后宫没几个人,倒不是显庆皇帝禁欲,而是他抠门,不舍得给位份。
宠幸宫女后,正常晋级官女子,然后,就没有然后了,只宠幸不给位份。
李常在和刘答应能升位份,还是因为有孕。
再就是几个年岁较长的嫔,虽然无子女,却因为出身好,熬出来的位份。
关贵妃在后宫中那是一枝独秀,封后的话题几年就要议一次。
“原来如此。”苏钰有几分明白了。
想到那天慕容宁说过的,以显庆皇帝的年龄,他想要孩子很简单。
现在想来,关贵妃就是想打胎,只怕也忙不过来,反倒会忙中出错。
关氏又讲了许多宫中之事,苏钰听到半下午才回听雨轩。
醒来的好心情早就没了,对于几日后的宫宴,苏钰并不害怕,只是有些疑惑。
眼看着要到晚饭时间,就有婆子过来传话,“老太太请大姑娘过去吃饭。”
苏钰微微一怔,“我这就过去。”
坐车到乐道堂,苏钰进屋时,花厅正在摆饭,谷夫人朝她招招手。
“老太太。”苏钰笑着走过去,看着满桌佳肴,“老太太还记得我喜欢什么的。”
她与谷夫人相处时间并不长,尤其是当时杨家情况复杂。
这种情况下,谷夫人还记得她的喜好,实在难得。
“坐吧。”谷夫人示意苏钰坐下来,“先吃饭。”
祖孙俩一起吃饭,一时饭毕,小丫头们收拾桌子,苏钰扶着谷夫人到暖阁坐下。
“今天贵妃娘娘派人来,还赏了东西,说是看看我。”谷夫人笑着说。
大概是关太后的意思,看她的身体状况,是不是真的要死了。
“三太太与我说了。”苏钰有几分打趣说着,“贵妃突然传话,让我破例参加新年朝贺。我想着,她总不至于把我当场格杀吧。”
前不久才被召见,当时关太后都在。
当时慕容宁己经向关太后保证,不管薛迟还是谢无衣,她都不嫁。
甚至借了圣和师太的名声,说她不宜早嫁,婚事以后再说。
这回又要她进宫,还是新年朝贺,总不能还是因为这事。
要是因为慕容宁,觉得慕容宁不听话,拿她给慕容宁一个下马威。
一般的欺负整治,只怕慕容宁眼皮都不会抬一下,反而会把恩怨结的更大。
能让慕容宁动容的,只有杀了她泄愤。
“她不敢。”谷夫人神色认真,“贵妃娘娘虽然行事鲁莽,却不是无智之人。”
就是关贵妃无智,关太后还活着。
杀了苏钰,这是要逼苏天翊造反,关太后不会这么做。
“那是打算整治我一番,给昭华公主出出气?”苏钰说着。
“应该不是,贵妃娘娘性格直爽,行事甚少迂回。”谷夫人说着,“此番要你进宫,只怕是宫中会有变故,也顺道帮你保媒。”
“保媒?”苏钰听得皱眉。
关贵妃要给她“保媒”?只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保媒。
大概率是男女并处一室,再猛点就下药,趁着进宫贺朝的人多,再来个抓奸毁她名声不说,还要趁机指婚,让她一定嫁出去。
只要她嫁人了,与薛迟也就再无瓜葛了。
逻辑没有问题,就是手段如此直接,她反倒没往上面想。
“以你的身手和反应,应对起来应该不难。”谷夫人说着。
关贵妃说好一点是凶残有手段,难听一点就是脑子空空,因为想的太少,就只能行动补全。
对于关贵妃,想太多没用,简单直接是她的风格。
“我明白了。”苏钰心里有数了。
谷夫人笑着说,“你素来聪慧,我倒是不担心你吃亏。只是宫里不比外头,凡事谨慎为上。”
“是,我都记下了。”苏钰说着,却突然灵光一闪,“薛迟会去吗?”
谷夫人微微皱眉,“会去。”
晋阳长公主虽然不是关太后所出,与显庆皇帝也非一母同胞,但她在公主里是受宠的。
每逢年节均会带着薛驸马以及薛迟进宫,新年朝贺这种大场合更不必说。
“薛迟经常进宫吗?”苏钰问。
万一昭华公主打算跟薛迟来个生米煮成熟饭……
“他时常进宫,甚得圣心。”谷夫人说着。
一个薛迟,一个谢无衣,年轻臣子里面最得宠。
苏钰稍稍有些放心,既然是常进宫,机会多的很,没必要挑这个日子。
或者,这个日子人最多,薛迟不能不娶?
谷夫人看她沉思的模样,轻轻叹口气,语气中透着规劝,“钰姐儿,你就听一句劝,离薛迟远一些。”
第66章
临近新年,京城大小衙门都关门了,陈平依然在忙碌。
薛迟还在忙,陈平自然得更忙,至少表现的更忙。
“大人……”陈平一脸小心翼翼。
自从送到国公府的东西被拒收后,薛迟脸上不显,但情绪明显不佳。
书桌上放着苏钰写的信,就这么几张纸,翻来覆去看那么多遍了,他都担心再翻翻都烂了。
“冯家的案子,监察寮给出了通告。”陈平说着,把卷宗呈上,“是十年前,西蜀军需大案。”
十年前,西蜀十万精兵攻打大周,一代名将梅将军临危受命。
战事焦灼,仗打了一年多,当时朝廷上下都以为胜利是时间问题。西蜀国小力弱,经不起这样战事消耗。
没想到的是,西蜀还能撑住,大周先撑不住了。
粮草不够,大军几乎到了啃树皮的地步。
朝廷拨的粮草车是到了,但送来的并不是粮草。
先是以粗糠掺杂于细粮,后来就是泥沙,最后甚至都是石头,一粒粮都没有。
吃都吃不饱,战事连连失利,显庆皇帝大怒。
但战争不是发火就可以解决,不得以向西北王庭借兵,总算是把西蜀打回去。
战事结束,梅将军被押解回京,开始诉说粮草被换之事,当时掌管此事的,乃是户部尚书。
户部坚持粮草送到了,而且都是上等粮。因双方各持一词,显庆皇帝着大理寺查办。
当时的户部尚书是太后亲信,大理寺哪里敢真查。一拖一二三,再拖四五六。
拖了两年,拖到显庆皇帝不问了,也就草草结案了。
冯大老爷当时在户部任职,虽然官职不大,却掺与其中。
慕容宁重查此案,自然从他下手,再就是他同在户部任过职的同撩亲友。
“翻查旧案,倒是很好的切入点。”薛迟说着,打开卷宗。
旧案牵扯旧人旧事,又因年代久远,就是想攀扯谁也容易。
陈平道:“慕容大人会查此案,倒不意外。要不是此案……”
苏天翊无故休妻离京后,当时的西北王是写过奏书的,希望慕容宁回西北,不再留京城。
当时显庆皇帝都要答应了,边疆来报,大周与西蜀战事紧张。
这个时候,楚王爷向慕容宁提亲,关太后顺势再次指婚把慕容宁留在京城。
说是当王妃,其实有点当质子的意思。
慕容宁再嫁的消息传到西北,西北王庭派出大军与梅将军合作,击退西蜀。
成为楚王妃的慕容宁,享受着王妃的尊荣,楚王爷待她确实很好,但回家之路也是因此断绝。
这么些年来,当了王妃的慕容宁从来没有闲着过,相比当苏大太太时的贤良淑德,那可谓是能干又张扬。
直至今年成为监察寮正使,对京城的官场是意外又不意外。
以她的能力,以及当王妃后的行事风格,肯定不安于后宅。
意外的是,她是个女人,还是外族质子。
冯家之事,是慕容宁上任后的第一次重拳出击。
针对的是十年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旧案,只怕心中也是有怨的。
不出那样的意外,战事平稳,她当年有机会回家。
现在调查结果出来,当年战事失利,确实是因为户部贪了粮草,致使军中无粮。
虽然事隔十年,但监察撩的手段,让冯大老爷想过了许多事。
冯家的宾客中也有掺于此事者,一并招供,人员名单全部列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