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母被杀,三个孩子被赶出门时,年龄最大的夏书和还断了腿,根本就没办法生活。
冬天的一场大雪,两个小孩子就没了。夏书和拖着伤残的腿,把弟妹埋在乱葬岗,连个草席都没有。
“真是造孽。”苏钰忍不住说着。
这样的大仇,夏书和把承安伯夫妻直接下油锅都情有可原。
太安继续说着,“夏老板的腿,残了这些年,请过不少名医都没办法。南魏那边也许会有法子。”
医学解决不了病患,习惯性的都会求助南魏的神学。死马当做活马医,医活的多了,求的人也多了。
苏钰想到即将入京的南魏使者团,或许可以一试。
残疾无法入仕途,再有能耐本事,也只能是一介商贾。
太安见苏钰对夏书和之事十分上心,又格外说着:“承安伯病重,怕是没多少时日了。”
承安伯说是被气病的,其实是被下了毒,只是手法十分巧妙,份量也控制的很好。
每天毒发一次,让承安伯生不如死,想死都死不了。
现在承安伯府的爵位就是靠他这一口气吊着,再痛苦也得撑着。
至于什么时候死,就看夏书和的心情了。
“这倒是个好消息。”苏钰听得也笑了。
太安又说了些夏书和的情况,弟妹去世后,夏书和去过外祖家,千辛万苦找到了,却被扫地出门。
外祖父和外祖母早己过世,舅舅舅妈当家,大骂夏书和亲妈不知廉耻,给人当妾,落得这个下场活该。
在承安伯府当妾这些年,拿着家里的钱贴补男人,总是说等承安伯翻身了,肯定缺不了家里的。
结果呢,把娘家都搬空了,把自己的命都贴进去了,毛都没有。
夏书和只得离开,第一次见面的表弟,却悄悄塞给他一块银子。
也因为这块银子,夏书和有钱后,对舅舅一家十分大方,现在一家子都跟着飞升。
“懂得念恩,倒是好事。”苏钰自言自语说着。
听太安讲完,苏钰喝着茶,绿川笑着递一个荷包给太安,里面装着金锞子。
太安连连摆手不敢接,“为姑娘办事是我份内之事,大爷若是知晓,定会打死我的。”
苏钰笑着说,“是我赏的,大哥不会责怪。”
再三推辞,实在推辞不过,太安这才说着,“今日之事,奴才绝不敢隐瞒大爷。”
苏钰听得笑了,“我若是想瞒着大哥,怎么会用你。这些东西,是我觉得你办差辛苦给的,又不是要堵你的嘴。”
太安这才接了过来,向苏钰郑重道了谢,这才离开。
绿川旁边看着,心中却十分好奇,就在几天前苏钰还说过,对夏书和的事并不好奇。没想到竟然让太安去查夏书和的情况。
“姑娘想给夏老板治腿?”绿川忍不住问。
苏钰道:“总是要试一下。”
一连几天苏钰跟着嬷嬷们学规矩,宫里没有任何消息传来,薛迟没有出现,也没有信件。
苏钰并不着急,她也想知道薛迟到底能不能求下来指婚的圣旨。
“姑娘,北齐的使团明天就要进京了。”绿川说着最新消息。
都不需要打听,京城都快传遍了。
若说大周与南魏的恩怨是新仇,那大周与北齐就是旧怨。
两国恩怨要从百年前讲起,百年来征战不休,与南魏,西蜀都有过几十年和平,与北齐就没和平过。
直到苏天翊出世,以状元的身份领兵,大破北齐得来了近二十年太平。
也因为旧怨太深,北齐来求和了,大周人民欢呼雀跃。就等北齐使团进京后,天天围到驿馆门口后,堵门羞辱。
也因为这样,关于北齐使者的消息,总是最快传出来,有时候民间的消息甚至比官方消息都快。
“嗯。”苏钰随口应着,对北齐的消息并不在意,她更在意南魏使团的消息。
一般来说,因为路途遥远,使团都会自带大夫。大夫水平也许不会太高,但跑到南魏求医更不现实,只能试试看。
绿川见苏钰并不在意,想了想说着,“南魏的使团最多五天,也会进京。”
南魏使团进京,去迎接的谢无衣自然也会跟着回京城。
苏钰并不知绿川心中所想,只是想着怎么跟南魏的使团搭上关系。
与南魏的战事刚结束不久,南魏对大周不会有好感,银两收买都未必有效。
再加上罗星的关系,她并不觉得南魏使团会对她很友好。
“南魏的皇太子都来了,是真心求和吧。”绿川说着。
皇太子当和谈使者,总觉得怪怪的。
苏钰想到这位皇太子,也有些好奇,“派个机灵的小子去打听一下,这位南魏太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?”
现在京城最火暴的话题就是和谈,南魏太子的消息肯定满大街都是,花点心思和银两,就能得到一大堆小道消息。
绿川不禁说着,“姑娘想知道,何不让太安去打听?”
不但速度快,消息的准确度也很高,外头的小道消息,都是茶馆说书,扯淡居多。
“南魏皇族的权力并不大,听个乐子而己,就不想麻烦他了。”苏钰说着。
不管罗星因何而来,她既然来了京城,她在和谈上的发言权就高于南魏太子。
南魏太子是明面上关键人物,其实权力不多。不是重要人物,关于他的消息,听听就好,就不想麻烦苏略。
“奴婢明白了,我这就打发小子去茶馆守着。”绿川笑着说。
“大爷来了……”
婆子一声通传,小丫头打起帘子,苏略进屋,身后还跟两个劲装女子,都是二十几岁的模样,表情凶狠。
苏钰起身相迎,笑着说,“大哥来了。”
说着,目光落在苏略身后的女子身上,
“来看看你。”苏略笑着说,径自坐了下来。
绿川上茶,苏钰先接了过来,亲手奉给苏略。
目光却看向苏略身后的两名女子,这打扮这气场妥妥的江湖侠女。
前不久送来的张三和李四,还在她后院住着,这是又送人来?
苏略接过茶碗,笑着说,“送你两个人。”
说着挥挥手,两名女侠上前,“拜见姑娘。”
“以后她们俩就在你屋里侍侯。”苏略着重强调,“晚上守夜。”
苏钰呆了呆,刚想开口询问原由,就听苏略继续说着,“家里的护卫我添加了一倍,日夜都有人守着。最近这些日子你不要出门,实在要出门,就与我同行。”
苏钰彻底呆住,这架式,这是仇家组团来了吗?
想了又想,问,“因为北齐使团进京?”
苏略点点头。
北齐对大周的恨也许有消的一天,但对苏家的恨,尤其是对苏天翊的恨,那是此恨绵绵无绝期。
这回进京的北齐使团,进入城门的瞬间,直接抽出大刀直冲苏家,他都不意外。
至于苏钰,苏天翊唯一的血脉,剥皮抽筋都难解恨。
第167章
十几年前,苏天翊大破北齐,一战成名,把个人威望刷到了顶点。
而北齐在这场战场中元气大伤,致使后来十几年难动兵戈,才有了这些年的太平。
现在北齐使团进京和谈,内心觉得憋屈,因此记恨苏家也可以理解。
但苏略这个阵仗,总觉得有些夸张了。
“要是这么算,也得提防南魏使团。”苏钰忍不住说着。
苏天翊大破北齐是十几年前的事,苏震岳带着苏天华前不久才大败南魏,新仇往往记得更清楚。
苏略神情欲言又止,却是挥手让屋里的人都下去,这才说着,“倒不是因为十几年前旧事,而是因为三年前北齐内乱。”
“北齐内乱?”苏钰愣了一下。
三年前的北齐内乱,可谓是人尽皆知。
大概就是,二十几岁的皇长子突然造反,跟亲爹,五十岁的北齐皇帝打的你死我活。
最后皇长子被赐死,跟随他的文臣武将全部被杀。北齐皇帝虽然胜了,但继承人没了,文武大臣缺了一半,北齐朝廷元气大伤。
“这场内乱是父亲一手主导。”苏略说着,言语间带着得意。
八年前开始布局,历时五年,三年前收网,大获全胜。
苏钰又是一呆,“父亲主导?”
苏略缓缓道来,现在的北齐皇帝不能说是明君,但也不算差,毕竟有显庆皇帝垫底。
论政治才能,跟关太后差不多,却没有关太后的心狠手辣。
北齐皇帝膝下三子,皇长子早己成年,文治武功皆不弱,若是将来登基必是中兴之君。
皇次子是无能之辈,书都读不明白。皇三子年幼,虽然聪明伶俐,年龄太小。
北齐皇帝对皇长子十分器重,男人重长子,又这么优秀的长子。
大臣也上书立皇长子为太子,北齐皇帝却显得有些犹豫。
犹豫的点,不在于对儿子不满意,而是对皇长子的亲妈十分不满。
皇长子的亲妈是贤妃,在潜邸时就是北齐皇帝的侍妾,登基后封妃,然后就在妃位上呆了二十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