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小说网
最新小说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惊悚小说,尽在久久小说网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大宋神探志_分节阅读_第147节
小说作者:兴霸天   小说类别:惊悚悬疑   内容大小:2.16 MB   上传时间:2024-12-24 19:21:27

  事实上是不可能的,但不妨碍他先用好话,将对方稳住。

  “好!你等着!”

  迁哥儿看了看他,转身走了出去。

  狄进和狄湘灵正候在审讯屋外,直接全程听到了交谈。

  狄湘灵的脸色已经沉下:“‘金刚会’!好生嚣张!居然还真有名号!

  狄进则有了猜测:“辽帝亲卫,皮室军?”

  宋最精锐的禁军,是拱卫天子的御前班直卫士,而辽国最精锐的禁军,同样是拱卫辽帝的皮室军,“皮室”二字,就是契丹语的“金刚”之意,所以皮室军也能称为金刚军。

  辽国谍探如果出自皮室军,到了京师以金刚为名,成立会社,既展现了自己的身份,又有很强的迷惑性,确实合适。

  关键在于,金刚会居然以京师的宅院为诱惑,收买谍探?

  狄进转念一想,就意识到此法相当老辣:“宅院既可收买人心,又能让投靠者难以脱身,最终只能乖乖地为其所用,确实是好办法!”

  狄湘灵恍然:“是了!钱财宝物可以随时带走,‘金刚会’也无法监视着手下的一举一动,但宅子想要出手就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了,背叛的代价大增,真阴险啊!”

  狄进道:“不仅如此,有了宅子后,发展出来的谍细成了家,便在京师世世代代生活,全家都能沦为辽人的眼线,如同一颗颗钉子,牢牢地打了下去。”

  从历史层面来看,由于后面宋辽两国根本没有爆发大战,辽国谍探似乎是白费心血了,但首先这个世界不一定,何况谍探工作做到这个地步,对方的能力和远见可见一斑。

  狄湘灵虽然手握京师五套房,但想想就气愤:“外来的百姓在京师里买不起房子,官员都要租房住,反倒是辽人成立的组织,为了收买人心,居然派发宅子,这做谍探的还真下血本啊!他们哪来的……胡娘子?”

  “是的!胡娘子的家!”

  狄进同时也想到了那位外戚刘从广的小妾:“胡娘子本是京师百姓,生活安稳,最后其父被算计,不得已将自家宅子出售,报官无门,投汴河自尽,两位兄长不忿回城讨要说法,一去不返,其母受不了打击,很快病逝……”

  “此事的根源,就是有人要夺她家祖传宅子,结果她后来嫁入刘家,发现却是刘美给人开了方便之门,获赠了包括自家宅子在内的五套宅子,准备为刘家后人留一份保障,但到底是谁当年害得她家破人亡,胡娘子始终没能查出来……”

  “我原本以为是八大王赵元俨,如今看来,‘金刚会’的可能性更大!”

  俗话说的好,坏事都是八大王干的,事实上这回八大王还真挺冤枉。

  从小住在皇宫的赵元俨,即便要搞钱,也懒得从京师百姓的宅子入手,繁琐又复杂,还有后患。

  而金刚会当然肆无忌惮,这二十多年来,不知做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恶事,甚至还能辗转利用身为国舅的刘美,为其遮掩。

  “好!终于找到真正的仇人了!这群辽国贼子,我倒要看看他们能藏多久!”

  狄湘灵至今还能清晰地回想起,胡娘子自焚而死的那一晚,一抖手中铜锏,发出破空呼啸,杀意毕露:“新仇旧恨,一并了结!”

第一百九十四章 八大王的末路

  “公子,确如这孙允宗所言,宅子是他的!”

  迁哥儿很快回来,忿忿地道:“这个叛徒!”

  草场巷的宅子不大,但其中的家具摆设,耳聋老仆,都和孙允宗说的一模一样,而盖上了府衙赤契的房产凭证,也从隐蔽的箱子里搜出,上面的户主正是他。

  狄进仔细看了看房契,妥善收起:“你不要继续审问,等待一晚,明日正午后,再入审讯室。”

  迁哥儿依言执行,到了第二天午后,再走进屋中,只听着里面传来低沉的呻吟:“唔……唔……”

  自从被抓进来,孙允宗一顿饭都没吃过,饿了快两天,已是有些昏昏沉沉,偏偏还是生死关头,睡都睡不着,正昏昏沉沉着,逼近的脚步声让他猛地一激灵,竭尽全力地坐正了身子,期盼地道:“师兄这下信了吧!”

  迁哥儿冷冷地道:“信了。”

  孙允宗大喜过望,舔了舔干裂的嘴唇,语气里满是诱惑:“师兄,小弟能带你去金刚会,你也会有宅子的啊!”

  平心而论,他根本看不上那草场巷的小小宅子,毕竟跟王府的富贵来说,即便是在京师,普通人家的生活也很紧巴,他是想当王孙公子的,可过不惯那日子。

  但孙允宗相信,自己瞧不上的,对于眼前之人却是个巨大的诱惑!

  孙洪当年是这样,现在孙洪的弟子,这个苦哈哈的武僧也不例外!

  “给辽人当狗,很得意么?”

  然而迁哥儿的一句话,就让孙允宗呆若木鸡。

  他怔了片刻,意识到不对,干笑道:“你……你说什么呢?什么辽人……”

  “金刚会是当年辽国举全力南侵时,谍探偷入京师,组建的会社,目的自是要我国朝大乱,好让他们再度入侵!”

  迁哥儿进来时已经把话背熟,但此时越说越是愤恨,两眼几乎喷出火来:“到时河东河北之地,会有多少家破人亡,多少流离失所,你都半点不在乎,只在乎那小小的一间宅子么?”

  如果是南方人倒也罢了,这個年代没有切身之痛的人,很难具备国家与民族的概念,但北方人不同,尤其是河东、河北两地的。

  当年辽军入侵,一路打过来就是这些州县,没了粮食之后,更是四处烧杀劫掠,北方的重镇倒还好,辽军不擅攻城,实在攻不破,但普通村落几乎全部遭到荼毒,五台山中的武僧都是孤儿,很多就与当年的战乱脱不开干系,对于辽人自是刻骨之恨。

  所以迁哥儿越骂越怒,最后更是拖起孙允宗,就是七八个大嘴巴子抽上去:“畜生!就伱这样的畜生!还想入王府认祖归宗?我呸!”

  哪怕对方还勉强收着力气,孙允宗也被抽晕了,甚至来不及思考,金刚会底细是怎么泄露的,心头充斥着无边的恐惧。

  因为迁哥儿的语气里,带着毫不掩饰的杀机!

  如果前天一被抓,对方就要他死,他固然恐惧,但也无可奈何,可好不容易有了转机,盼了足足一日,等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?

  “别杀我……别杀我……”

  孙允宗泪水狂涌而出:“我什么都没做……我没给辽人卖命……我只是传话……”

  迁哥儿又一个大巴掌抽上去,冷笑道:“你不是还要介绍我入会吗?”

  相比起娄彦先在牢内挨了上百天的打,孙允宗的抗揍能力显然天差地别,给打得崩掉了几颗牙,下身都涌出恶臭来,呜咽道:“我……只是外人……介绍不了……我是为了……活命……”

  迁哥儿道:“外人?外人会把宅子都赏给你?”

  孙允宗断断续续地道:“我……我是父王的亲生儿子……他们希望……希望我能入会……我不愿的……我想当小王爷……”

  迁哥儿冷冷地道:“但你还是给他们卖命了,你就不担心八大王知道了,再也不会接受你?”

  孙允宗悲声道:“父王是知道的……最初就是他让我去联络……自从荣王宫火后……他不信任仆婢……只相信我这等有血脉关系的……”

  “你说什么?”

  迁哥儿脸色变了,手缓缓松开:“是八大王让你联络辽人?他自始至终都知道?”

  孙允宗喘了口大气,为求活路,也顾不得其他,赶忙道:“知道!知道!早在先帝驾崩之前,金刚会就联系过他,愿意帮他争夺皇位,但父王拒绝了,选择了入宫!不料那宰相李迪使了个诡计,让父王以为有人要加害他,匆匆离宫,想要再寻金刚会时,那边已经不再回应……”

  迁哥儿屏住气:“接着说!”

  孙允宗道:“但此番金刚会又来寻父王,有了合作之意,父王原本不愿,但那宫中老妇每日灌药,要真的逼疯他,他就让我去联络……父王根本不信金刚会,对我说,可以利用辽人,辽人的目的是让国朝混乱,现在他被太后压得喘不过气,金刚会自然要帮他,等用完了,再弃不迟!”

  迁哥儿听得触目惊心,更是愤恨不已:“明知对方是辽人谍探,还要主动联络,这与谋反有什么区别?什么王爷,都是啖狗肠的畜生!”

  孙允宗低声辩解:“贵人不都如此么,当年辽人打过来时,不知道有多少大户与之暗通呢!我父王只是利用金刚会,并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!”

  “所以你给辽人卖命,也心安理得对吗?”迁哥儿恨不得当即杀了他,强忍着道:“把你刚刚说的话,统统写下来,签字画押!”

  孙允宗愣住:“你要做什么?”

  迁哥儿直截了当:“自然是要八大王死!你怕是忘了,孙家的血案,八大王也有份!事后他为了害怕自己的丑行揭露,被太后拿到把柄,还让驸马害了开封府衙的前任推官,那是个好官!”

  孙允宗嘴唇颤抖:“你……你……”

  迁哥儿冷笑:“不愿意?你很清楚,八大王想要利用金刚会,那他为什么就不能利用你,利用完了就抛开?你算个什么,一个外室养的私生子!满口父王,父王,你也不照照镜子,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当小王爷的样!”

  孙允宗的脸色灰败下去,软软地倒在地上,喃喃地呻吟着:“是!是!父王用得着我的时候,对我是那般温情,现在用不着我了,就用毒酒害我!”

  迁哥儿俯视着他:“所以你做了这么多,又得到了什么?什么都没有!”

  “不!我杀了赵允熙,他是尊贵的小王爷,也先我而死了!”

  孙允宗面孔扭曲起来:“我都杀掉赵允熙了,父王肯定也是把我恨透了,还有那毒妇,她凭什么当一辈子的王妃?统统去死!去死!与我这卑贱之人一同陪葬,那才最好!哈哈哈!拿笔来,我写!”

  当孙允宗将前因后果明明白白地写下,包括王府和宫中的诸多细节,签字画押,看着这份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的证词,狄进都不禁有些感慨。

  京师无首灭门案,之前固然告破,但还有巨大的遗憾。

  若论定罪,实则仅仅到了驸马李遵勖,真正谋害推官袁弘靖的罪魁祸首,八大王赵元俨,不会为此负责,顶多群臣心知肚明。

  但现在,数度勾结辽人谍细,污蔑当朝太后,谋害官家生母,妄图让朝堂动荡!

  这是谋逆之罪!

  十恶不赦之首!

  曾经贵不可言的二十八太保,今朝八大王赵元俨的末路,终于来临!

  狄湘灵也畅快不已:“把他交给开封府衙?陈公一定会禀明太后,秉公处置的!”

  “不!”狄进摇了摇头:“毕竟是国朝王爷,这种人的血,不是那么好沾的,会有后患,不要交给开封府衙……给孙允宗最基本的吃食,再耗几日,等此人彻底崩溃了,交予皇城司!”

  ……

  天圣五年,三月初五,乃尚书省礼部试合格的贡生,参加殿试的日子。

  今科科举的最后一场考试,终于来临!

  位于皇城东南的广政殿,早在数天前,就被打扫干净,三百四十二张桌案,一张不多,一张不少,排得整整齐齐,每一张左上角,都贴了姓名、籍贯。

  名次越高,离着官家越近。

  但为了避免意外,殿试的前一天,内侍们依旧一丝不苟地检查了起来。

  尤其是入内内侍省都知阎文应,他刚刚当上这个大内总管,工作格外认真,此时也亲自来前省,督促着并不属于他分内的事情:“瞪大眼,看仔细喽,这些可都是沾了天上文曲星气的大才子,稍有疏漏,你们担待不起!”

  众内侍知道,这段时间被阎文应借机处置的已经不下十人,心里对这位性情阴险,还要超过江德明许多的新都知惧怕不已,连连应声:“是!是!”

  阎文应十分满意这种态度,背负双手,踱着步子,不经意间就来到了首张席位上。

  “狄进,河东路并州人士,大中祥符四年生人,年十七。”

  “十七岁啊,国朝如今最年轻的状元,那也是十八岁高中的吧?更何况这位一旦中了状元,那还是连中三元,当真是前无古人的最高荣誉!圣人会允许么?”

  阎文应眼中浮现出浓浓的羡慕,又有着思索之色。

  太后对于这位的喜恶,他至今还是看不出来,所以禀告时都要称“狄进狄仕林”,既不能直呼姓名,显得不尊重,又不能只称呼表字,显得有亲近之心。

  别人或许觉得挺累,一个称呼都要如此计较,但阎文应乐在其中,那些觉得累的人,还没资格揣摩太后的心意呢!

  只不过这个士子,确实跟别的才子不一样,江德明的倒台,或多或少与之有些关联,如果全由阎文应作主,他自然希望这等人赶紧倒霉,至不济也敬而远之,井水不犯河水,但万一太后要让皇城司对付这位大才子,他该怎么办到?

  越想眉头越是紧皱,匆匆的脚步声传来,一位皇城司勾押来到身后,弯腰禀告,声音都有些颤抖:“阎都知,有重犯来皇城司自首,禀告了重大案情!”

  前任江德明的心腹,包括贾显纯在内的一群人,已经被边缘化了,后面有什么凶险的任务肯定交予他们去办,来者则是最早依附阎文应的亲信。

  但眼见此人匆匆忙忙的模样,阎文应颇为不喜,一点城府都没有,怎么做自己的心腹:“重犯?老夫倒要听听,是何等重犯?”
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共567页  当前第147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147/567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大宋神探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