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见过紫师。”余列朝着紫烛子拱手见礼。
两人相见,目光交流不已,都有些愣神,仿佛一瞬间就交流了许多事情。
不过外人尚在,两人现在的身份也都尊崇,不宜做出过多的动作。他们见礼一番后,就开始向四周的人作介绍。
“这是古神子师兄,此剑便是斩仙剑。”
“这是紫烛子道师,她丹成上品。贫道曾经在潜州道城中,还当过紫师的见习弟子。”
紫烛子和古神子先后都见礼道:
“见过道友!”
除去余列外,其他的诸如黑水子、铁剑兰、白鹅子等人,也都一一走出,和紫烛子相见。
一番细琐的寒暄过后。
余列环顾城中,瞧见眼的下潜州道城,和他记忆着的从前已经是截然不同。
一方方气势逼人的队伍,正都散落在整个山海道城中。彼辈瞧见余列的目光后,还都遥遥的拱手示意。
不过满城中,余列还没有瞧见任何一个仙人化身出现,城中主要的几个迎仙祭坛上,现在也是空荡荡的。
正当他脑中有腹诽的念头跳出,想要嘀咕一下那群仙人不守时,一道道仙光,携带着股股恢宏的气机,还有摄人威压,忽然从天而降。
原本天气晴朗的潜州地界,霎时间就变得风起云涌。
几乎所有的山海界仙人,在此刻都是遁出了分神,落向余列的所在地。
眼下的潜州,明明是白日,日光横压一切的星光,但是仙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过来,灵光着实是璀璨。
群仙毕至,一下子使得潜州的上空,出现了白日星现之景,妖异无比。
第666章 富贵还乡、仙之人兮列如麻
白日星现,一点点灵光,出现在的潜州道城的上空,越来越大,仿佛虚空中的一颗颗星辰,正在砸落向山海界。
即便潜宫在潜州道城中早早的就宣传过会有仙人降临在潜州道城,城中还是有不少的人被眼前这一幕给吓到了,以为是要天倾。
而些许有点见识的人,则是心神振奋,不住的呼道:
“潜宫果真没有说假话,我潜州,出一品金丹了!”
“这么多的仙人降临,除了有人丹成一品,还能有什么事吗?哈哈!”
惊呼声,大喜声,出现在潜州城的各个地界。
而在潜州道宫的内部,一处灵脉绝佳的住所。
有两道人影依靠在斑驳的木门上,相互携手,遥遥看着天顶上的玄妙景象。
她们也是掩嘴轻呼,面上充满了喜色,但是欢喜过后,又是一抹难以言喻的复杂和怅然感觉,仿佛蚍蜉望见了青天一般,自知大小。
“列哥儿啊……”
除去这两人之外,潜州道城中还有两批人,都是面色复杂的仰头看着天空。
其中的老人们,脸上都是失落无比,口中一个劲的念叨着:“可惜可惜了!”
“悔不该当初!若是当初我等,照料好余列道长的干娘,我余家现在可就是山海界中的豪门世家了!”
这两批人,正是被余列携带入潜州道城,分群而住的余家族人。
这些年以来,余家族人有着道庭方面的照顾,生活的都算是不错,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俨然也恢复了当初的气象,算得上是潜州道城中的一方小家族了。
但是到目前为止,两个余家中都没有过道士级别的人物出现,混得再好,在潜州道城中也上不得台面。
“爷爷,你此言当真!那余列道长,真是从我余家中走出去的?”
有余家的年轻子弟听见,忍不住的惊声喝问。
但是面对如此回答,两方家族中的老人们,却都是嘴皮子哆嗦,不敢给出肯定的回答。
其原因无他,余家族人们这些年虽然受到了潜州道宫的照料,但是也得到过多次的警告,严禁他们打着余列的旗号,在外面招摇。
两个余族中,都曾经有过年轻人胆子大,不信邪,非要套近乎。
道宫方面倒是并没有亲自出手,但是彼辈都是遭遇了不测,要么是被城中的其他家族察觉到虚实,辣手摧之,要么就是伤残于意外之中。
近些年来,余家上下早就已经明白,这肯定是道宫方面有意识的在让他们减少存在感,以防止为那位余家老祖招惹是非,损害了其修行。
面对如此情况,纵使两处余家都心有不甘,却也无可奈何。
特别是当他们想到了当年余列救下余家时的场面,心间更是默然。以余列本人的性子,就算他们举族靠拢,哭天喊地,八九成也会被不屑一顾的扫落到一旁。
而且成为此等高人的家族,拥有富贵的同时,也将伴随着极大的风险。
反倒是如今在潜州道宫的管辖之下,安分守己的在潜州道城中当个小家族,已经是最为安稳妥当的了。有着道宫方面的照料,只要余家上下不过于招摇,他们将会比城中的一切家族都要安稳。
沉默的余家中,突有一人传出了轻笑声。
发出笑声的人是一个老妪,她虽然衣着朴素,但是却站在所有余家族人之前,四周的人等,不管是余家老人、还是余家年轻人,全都对其敬重不已。
“我潜州能有此等人物出世,是潜州之福气,便是我余家,也可沾沾光,庆贺一番。”
老妪缓缓的说着:“但是庆贺便庆贺,若是有人想要攀龙附凤,胡乱编造我等和那位大人的关系,咱余家太小,族谱上容不下,且自行出门去便是。”
这话声,让堂中还在鼓噪的人等,全都心头一颤。
开革族谱这事儿都提出来了,便是他们心间再有想法,也只得按捺住。
安静中,老妪转头看向一众老人中的一个,问道:“今年有多少子弟出息,自行出去,立下了门户?”
那人正是当下余家的族长,听见族内祖宗问话,当即拱手回应:
“回禀老祖宗,今年一共有三支族人在外立下了跟脚,其中有两支就在桃州和缅州,还有一支跑到了百万里开外,听说叫什么定州。”
老妪闻言,目光微亮,来了兴趣,道:“不错不错,竟然还有人跑到那等人生地不熟的地界,还能成功的扎下脚跟。”
余家族长犹豫了一下,低声道:“不过那人,他似乎是入赘的,入了当地一破落宗族,子嗣连姓氏也改了,是‘于’,而非‘余。不知这一脉,是否算得上开枝散叶……。”
其人动用法力,在半空中写出了“于”字。
老妪毫不在意:“如何不算?今年族中的府库,你且全都拿出,分作三份,遣人交给他们。”
顿了顿,她又改口:“罢了,分作四份,那漂泊在外的那支,离家过于遥远,又是入赘,处境当是也不好,你且与他两份。”
“是。”余家族长当即就应下。
堂中有年轻的子弟是第一次参与此等宗族大会,听见老祖宗三言两语间,竟然要将整个余家的家底都掏空,族长等人也没有反对。
他们忍不住的再次鼓噪,低声议论:“这、这把灵石资粮全都拿出去了,明年大家伙该如何是好?族中的几间铺子近来灵石、原料方面也是吃紧啊!”
“老祖宗这是怎的了,就算想要多多开枝散叶,也不能如此的从族中抽血啊!”
余家族长听见这些议论,脸上谦卑的神色当即一变,扭过头,狠狠的盯着那几个议论的年轻人,吩咐道:
“扣下他们四个月的族俸,一并的充公,交给在外的那三个族人。”
这让为族中资产而忧虑的年轻人们,顿时面色大变,急忙想要争辩,但是被身旁的人当即就封了嘴,并拖下去,严加管教了。
老妪在几个年轻人被拖下去时,哑然失笑的瞧了他们几眼,低声吩咐:“这几个伢子的族俸,从老身的给养中取。年轻人,身体壮,不能耽搁了。”
余家族长立刻道:“是。等他们几个再晓得些事理,定会明白老祖宗的辛苦用心。”
老妪不置可否,微闭上了眼睛,只最后说了句:“族内亏空后,何时需要去借贷,到时候告知老身便是。趁着老身还有口气,在道宫那边还认识几个人,能多多借取,便多多借取。”
话声落下,她便在几个余家女子的搀扶下,缓缓的走出了大堂。
“老祖宗英明!”
余家族中领着一众族人,连忙朝着老妪躬身。
呼喝声中,不少的年轻余家族人,也是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,不时的就有人目露振奋。
“能向道宫借取灵石,还不惧催收,或者说道宫方面,这些年就没有催收过我余家。此等面子,真是老祖宗带来的?”
“看来,我余家真的和那位余列道师,颇有干系啊。否则的话,老祖宗怎敢每年都抽空族中资粮,帮助在外的族人成家立业。”
“族中长达几十年的开枝散叶之策,鼓励我等越走越远,看来是颇有深意啊。”
此事确实如这些年轻人所猜想的那般,暗藏着那老妪的深意。
这老妪也不是其他人,正是余列干娘的女儿,余红莲。
她自从经历了潜水郡中余家上下被圈禁的经历后,也明白了作为一方道士的血脉亲族,特别是自家弟弟的血脉,其所可能存在的风险。
同时余红莲也知晓自家弟弟,以及潜州道宫中的那位紫烛子,对余家的态度如何,即不要给余列惹上因果,好好过日子,绵延祖宗血脉便是。
正好她本人也是如此想法。
整个余家,包括她在内,能够不给余列添麻烦,不沦为他人威胁或干扰余列的因素,就已经是余家最大的功劳了。
因此余红莲便制定了不断分家的法子,且分的越散,分的越远越好,族中的女子也是多多远嫁为上,男子便是入赘改姓,也不被视为耻辱。
如此一来,便是潜州中所有的余家,都被人抓住杀光,余家的血脉也不至于断绝,更不会沦为旁人逼迫余列的把柄。
至于年年抽空余家上下的族产一法,则是余红莲依仗着余家终归也是余列的嫡亲家族,有意为之,钻了一空子。
毕竟潜州道宫方面,虽然不会给予他们太大的帮助,但是也绝不可能允许余家就此分崩离析,是会托底的,特别是她余红莲尚在时。
……
潜州道城中的一干波动,余列并不知晓。
不过他在和紫烛子见面后,欢喜之余也是扫了眼紫烛子的左右,眉头微皱,并没有瞧见另外两道身影。
但是眼下群仙毕至,并非是在意此等私事的时候。
余列面朝着漫天降临而来的群仙,口中高呼:
“晚辈余列,见过诸位仙人,今日诸仙降临,潜州有失远迎,还望海涵!”
一颗又一颗灵光,悬浮在紫山上空。
听闻余列的招呼,一张张面孔从中露出了相貌,朝着余列点头,面露和善,笑而不语。
有仙人轻轻一挥手,便有朵朵金莲从天而降,朝着余列飘来;还有仙人轻呼一口气,凭空便有云雾生出,演化出宫观楼宇,也朝着余列落来。
又有仙人拍拍掌,就有一队队婀娜各色的百族女子,成群结队的朝着紫山走来。还有人直接掏出灵石的,下雨一般落下……
前来赴宴的这些仙人们,一声不吭的,便将自己备好的贺礼拿了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