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因为炼制强血丸,余列乃是纯粹自己用的,药材越是精粹,炼药的成功率和药效,也就越是强大,他便统统的洗练了一番。
并且还专门用一方册子,题名为《鱼腹培珠强血丸》,用密语记录下了各种药材最佳的洗练时间,也方便再记录其他的经验和教训。
余列可不相信,自己初次炼丹就会成功,即便他有丹法入门解析作为基础,也不可能。
好在余列心中也有着额外的几分自信,除却青铜酒杯等外物条件之外,他拥有宿慧,对待炼丹一事,想法上不说有多么的精妙,但是比起绝大多数的道童,他自有一整套钻研琢磨的法子。
余列自信,只要丹方是正确的,多给他几份合格的药材,他必然能够将丹药复刻出来。
下一刻。
余列微微躬身,开始了正式的炼丹实践。
不过和不少道童不同的是,余列的第一步,是从血蛤肚中取出了一杆精致的药秤,细细的调整。其和用手称量的小药秤不同,而是两端可以翘起,是放置在桌面上,利用砝码进行称量。
虽然这杆药秤的形状,雕虫刻蛇的,在余列的眼中颇是有些怪异,但他还是暗暗的在心中,给其打上了“天平”的称呼。
此物并非是方老送的,而是余列特意去器院那边,寻觅刻度称量的工具,花了一千三百钱才买回来,抵得上两条黑蛇鱼了。
好在其效果也令余列惊奇,就连一根头发丝盘起来的重量,它都可以称量出来!
除了药秤,余列又取出了一整套精密的水钵,此乃器院精致烧制而成,大小等比划分,价格倒是便宜了一些,但也不是寻常的瓷器陶器可以比较的。
取出研磨用的药钵,余列屏住呼吸,将药材严格的按照药方上的比例,置入药钵当中,细细的研磨起来。
研磨的过程中,他还时不时的刺破指尖,将自己的血液滴入其中,作为调和用。
仅仅第一份配置好了的药材,余列就耗费了三四个时辰,其中有几味药材因为动作生疏的缘故,当场就浪费掉了,只能够化入酒杯当中。
当然了,三四个时辰中,有大半的功夫,是余列用在了记录比较上面。
药膏配好,余列掐着诀,将特制的药膏,置入黑蛇鱼卵的水钵中,并以特定的手法,利用自身的体温进行翻炒糅合。
又是一番谨小慎微的配置,他终于将翻炒完毕,让鱼卵单从外表上,是看不出了任何不妥的。
接下来,余列心神振奋,跳下法坛,从静室的一方木箱子中,掏出了一条黑蛇鱼。
他掂量掂量鱼的重量,将鱼身上的木屑扒掉,清洗干净,利索的就摆在了法坛中央。
无须取用刀具,余列勾住手指,指尖如刀片,轻轻的划过鱼腹,露出了内里的脏器,并从旁边取出刚刚炮制好的鱼卵,置入黑蛇鱼的腹部当中。
这一步对于其余的道童来说,或许是最难的,但是对于余列来说,却是信手可为。
置鱼卵入黑蛇鱼的腹部,余列没有将其放回木箱中,而是用一根稻草,将鱼头鱼鳃绑住,和鱼尾勾在一起,形成弓形。
此谓之“弓鱼术”,能够强制打开鱼的鱼鳃,使之即便脱离了河水,依旧能够存活不少的时间,甚至比装在水桶中还要长,也方便余列接下来涂抹药膏。
他将弓好了的鱼,挂在了法坛的边缘一角,位于一杆幢幡上,并手中捏起一种密盐,均匀的涂抹在鱼身上。
做完了这些,大致的炼药过程,就算是完成了。
接下来的“火候”、“进展”,就得看余列的眼力和经验,鱼卵放置的时间太短,强血丸就会炼制不成,而放置的时间太长,强血丸反可能臌胀破开,一丸都不成。
唯有挑准恰好的时间,方才能最大可能的炼制出强血丸。
并且把握的时间越准,一条黑蛇鱼可以培育出的强血丸也就越多。
这个具体的时间,和温度、湿度,以及鱼的大小、种类,甚至道人混入的血水等等,都有所关联,绝非轻松就可以掌握。
故此,余列在挂好了一条鱼后,他盘坐在法坛中央,咬着炭笔,绞尽脑汁的思考能够影响成丹的因素,究竟有哪些……
他时起时伏,将大大小小的因素,都写在了册子上,并记下了此时此刻的情况,譬如静室温度多少、鱼形多大、密盐用量、鱼卵用量等等。
余列的想法是,只要有一次成功,他就要以那一次的各种条件为模板,逐一的排除,并严格控制大小因素,方便再次复刻。
虽然丹方上面没有具体的写明,但是余列私以为,他可以从中琢磨出成丹的规律,以及适合成丹的最优环境。
余列抬起头,心中一定:“这个思路应该是没有错的。”
下一刻,他又取出了第二条活鱼。
此鱼不再是黑蛇鱼,而是一种身子扁平的鳊鱼,名为小蒲扇鳊鱼,也是一味灵鱼,只是在黑水镇附近不如黑蛇鱼那般常见。
一份又一份的鱼卵被炮制出,一条又一条活鱼,被挂在了法坛周遭。
但是翌日。
余列皱着眉头,展开炼药笔记,记录下教训:
“第一尾,黑蛇鱼,弓鱼时长十二时辰又三刻一百二十息,鱼皮枯槁如树皮,剖腹取药,未见丹丸。细究失败原因,鱼卵发青,疑似有杂质毒物混入。”
“第二尾,小蒲扇鳊鱼,弓鱼时长十二时辰又一刻三百息,鱼鳞发白,剖腹取药未见丹丸。鱼卵发白,疑似剖口渗盐,损伤鱼卵。”
总结一番教训,余列再次进行炼药。
第三天,他手持炭笔,继续写下:
“第三尾,黑蛇鱼,未成。鱼卵未变,极度疑似鱼卵不可经由酒杯浸泡。”
“第四尾、第五尾,凡鱼肥肥鱼。确定鱼卵不可经由酒杯浸泡。”
第四天,笔记上又增加内容:
“第六尾、第七尾……”
第十一天:
“第十八尾,此日温度大变,汞柱增高五刻半。剖腹取药,见一粒强血丸,色嫩红!”
“当日,复验之,得一粒强血丸,色赤红!大行!
“取药吞服,味苦,气血暴动,不可用,化入酒杯。取药合水服用,味腥,气血小涨,不及药方所言。”
又是一番细细的炼制,第十七日:
“汞柱高二十一刻半,湿度最优。得药,味涩而发甘,如药方所言,气血汹涌,如波涛!!”
此日,余列微喜。
第十九日。
这日静室中,余列的发丝生长快速,已长,他披头散发的,正满手腥气。
余列捧着刚刚从一尾黑蛇鱼腹中取出来的药丸,细细写下:
“第二十八尾,黑蛇鱼,复刻成功,得丸三粒半,色皆赤红色,味正……
炼药大成!”
写完,炭笔落下,余列的目色恍惚,面上怔了怔,随即露出欣喜!
第72章 服药按摩
毒口静室当中,余列落在法坛上面,盘膝不动。
此刻的法坛,和他炼丹时候的情况已经有所不同。
距离余列炼药大成,又过去了半个多月的时间,他在这半个多月之中,投入巨资,也再度去河边捕鱼,已经炼得了六瓶,共计七十二颗强血丸。
因为余列所用的材料精纯,他所炼制出来的药丸,一颗至少能顶四个时辰,比丹方上所记载的药丸还要多出一个时辰。
每日服用两颗,一日八个时辰,足够余列一个月的所需,按药效而言,会让他的毒功突飞猛进,消化铜筋铁骨的速度大增。
至于剩下的四个时辰,则是他好生歇息,以及让肉身脱离药效,缓一缓的时间。
余列氤氲调好了自己的内息,他睁开眼睛,伸手进入自己的血蛤肚中,便掏出了一颗瓷瓶,倒出一粒龙眼般大小的赤红色药丸。
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服用药丸,但是当强血丸出现在他手中的时候。
余列仅仅是吸入了一口药效,瞬间就感觉口鼻中充斥满甘甜的血腥气,他浑身的气血也是立刻就涌动。
如此一丸丹药,若是放在黑水镇子中,少说也得卖个一千钱。下位道童得之,绝不会用于日常的修炼吞服,而是会用在破境蜕变的时候。
即便是中位道童,多半也是三日一服用。原因无他,只是为了能尽可能的榨干药丸中的药效,而不要浪费。
因为药方上说的,一丸可保证中位道童三个时辰的熬炼,其是以药效高涨的时间计算的。
四个时辰过后,强血丸的药效依旧在,可保证中位道童三日都不饥饿,中间再服用一些次等的灵食血食,勉强可以让修炼的速度保持一半。
当然了,以上这个法子,虽然能够榨干药效,但也颇是有些耽搁时间了。
余列计算过,如此吞服,至少得花费个九、十个月的时间,才能让中位道童气血攀升至顶点,铜筋铁骨消化完毕,可以进行下一轮的蜕变。并且其还是按最佳的状态计算,道人的根骨也得不差。
而余列如今在黑水镇中,已经是接近两年了,他距离三年之期,也就一年多一点,可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去缓缓等待。
心中思量着,余列张开口齿,将强血丸置入口中,含服于舌头之下。
此强血丸的用法,切忌一口吞服下肚,常人得至少花费一个时辰,含服化开,缓缓的吞下肚。
否则的话,药效会猛烈的在道人体内炸开,一时不慎,反而会使得道人的气血暴动,损害到脏腑,落得个气血不增反减的地步。
并且含服的过程中,还得以特殊的法子叩齿摇沫,否则强血丸融合的速度极慢,药效也不容易吸收。
余列含入了药丸,他无须等待,口齿自然而然的就生出津液,将药丸包裹,融合其外表。他再轻轻的一叩齿,一股温热的药效,就落入了他的腹中,使得他的整个肉身都活泛起来,仿佛冬日饮下了一碗热粥。
接连吞下了三口津液,余列的面色绯红,他当即站起身子,在法坛上方,摆开了《五毒炼脏导引术》的特殊姿势,先慢后快,淬炼肉身,辅助肉身消耗体内的药效。
不到半个时辰,余列口中的强血丸和寻常人不一样,已经统统的化作为了津液,被他吞服下肚。
这是因为余列的强血丸,并不是从其他人手中买回来的,而是他自行炼制,融入了自己的血液。有自身的血液作为药引子,余列服用,不仅药效更加的温和有效,消化的也快速!
其他人和他不能比较,若是有人服用余列的强血丸,也是远远达不到这个方便的程度。
这一点,正是道人学会炼丹的一大好处,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调配药物,不仅价廉,而且物美。
须知丹道中人,在诸多的修真求道中人当中,论保命求生、修炼进展,其当属第一流!
这点也正是余列当初费尽心思,也要进入丹房的最大原因!
将药丸彻底的服下,余列的口腔之中,涩味尽去,余下的只有甘甜,并且他口齿间还在不断的涌现出津液,让他一口一口的服下。
道人之津液,乃是人体之秘药,有益无害,具有长生酒、琼浆玉液之称呼。
余列盘旋于法坛上,也恍若是饮了好酒一般,身子摇摇晃晃的,导引的速度时快时慢,并且做出了刚才许多不便于做出的动作。
他如毛熊咆哮,如巨猿捶胸怒吼,又如猛虎下山林,撕咬羔羊群,也如松柏静立,虬曲盘结。
一丝丝白气儿,在余列的头顶上也升腾而起,在静室当中,竟然凝结成了雾气,当中隐隐可以看见如鱼似蛇之形。
熬炼一二时辰,余列缓缓的收功,但是顶上的白气儿未散开。
他又从静室的一角,搬来了巨大的水缸,将之放置在法坛的正中心,不断的扔进猩绿、乌黑等药材药物,使得水体浑浊,竟然还自行沸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