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秋点头道:“我不好奇外边的天地到底有多大,我只是有些憧憬外边的圣贤学问。”
曹晴朗笑容灿烂,“先生放心吧,他说过,外边的书籍,价钱也不贵的。”
种秋打趣道:“那会儿你才多大岁数,他当年说了什么话,你倒是什么都记得清楚。”
曹晴朗喃喃道:“怎么会忘记呢。不会忘的。”
两两无言。
种秋抬头看了眼天色,“要下雨了。”
曹晴朗微笑道:“道路犹在,撑伞便是。”
————
渔翁先生吴硕文当初带着弟子赵鸾鸾,和她哥哥赵树下一起离开胭脂郡,开始游历山河。
毕竟朦胧山那边的事情太大,吴硕文不是信不过陈平安,实在是小心驶得万年船,所以一路远游,离开了彩衣国。
先去了趟梳水国,拜访了那位梳水国剑圣宋雨烧。
双方属于聊得来,又谈不上太过一见如故。
没办法,不是朋友的朋友,就一定可以成为至交好友。
得看缘分。
不过宋雨烧对两个晚辈还是很喜欢的,尤其是宋雨烧那位如今掌管家业的儿媳,更是对那位瞎子都看得出来是一位修道胚子的少女鸾鸾,喜欢得发自肺腑。这大概跟她自己尚未有子女也有关系,遇到赵鸾鸾这样身世悲惨却乖巧单纯的少女,出身大骊谍子的妇人,当然忍不住会去心疼。
老少三人,开始北归。
因为越往南,越不安生。
吴硕文不敢拿两个孩子的性命开玩笑。
这天三人在一处山巅露宿,赵鸾鸾在呼吸吐纳,赵树下在练习走桩。
吴硕文看得心中欣慰不已。
鸾鸾当然资质更好,可老人对待两个孩子,从无偏私。
吴硕文其实身上还带着一本秘籍,是陈平安一个字一个字亲笔手抄出来的《剑术正经》,还有一把他自己暂时背在身上的渠黄仿剑,都没有与赵树下明说。
按照与陈平安的约定,吴硕文只有等到什么时候赵树下练拳有成了,才交出两物,转交给少年。
赵树下练拳之后,站在原地,眺望远方。
在胭脂郡,那次与陈先生久别重逢,赵树下当时只练了十六万三千多拳。
后来离别之际,陈先生又让他练到五十万拳。
赵树下知道自己资质不好,所以一门心思,埋头练拳,勤能补拙。
不知何时,赵鸾鸾站在了他身边,柔声道:“哥哥,你是不是想成为陈先生的弟子?”
赵树下挠挠头,有些难为情,“不敢想。”
陈先生那样的一位剑仙,他赵树下怎么敢奢望成为弟子?
赵鸾鸾悄悄说道:“哥哥,可是我总觉得陈先生,对你是很寄予厚望的。”
赵树下想了想,“不管其它,我一定要练完五十万拳!以后的事情以后说。”
赵鸾鸾点点头。
赵树下突然叹了口气。
少女疑惑道:“怎么了?”
赵树下小声说道:“我是说假如啊,假如我侥幸成为了陈先生的弟子,那我该喊你什么?师娘吗?这辈分岂不是乱套了?”
少女满脸涨红,如红晕桃花蓦然开于春风里。
她一脚踹在赵树下小腿上,“赵树下!你胡说八道什么?!”
赵树下一脸无辜,呲牙咧嘴。
吴硕文大声道:“我什么都没有听到!”
少女愈发红透了脸颊,跑去远方一个人待着。
赵树下转过头,与老人相视一笑,尽在不言中。
虽然年纪悬殊,可都是男人嘛。
不过当赵树下重新开始练拳的时候,便又不同。
吴硕文如今看待少年枯燥练拳的时候,甚至有些时候会有些恍惚,总觉得赵树下的资质,其实很好?
曾经的赵树下,的的确确不是什么练武奇才,当下的赵树下,事实上拳意也极其淡薄,依旧不算武学天才。
可是总有一天,只要少年持之以恒,走在当下这条道路上,那么最少是有那么一种可能的。
天下拳意最近陈平安。
唯有无名小卒赵树下。
————
青鸾国边境那边。
琉璃仙翁都快要道心崩溃了。
那位白衣少年容貌的崔大仙师,让一个孱弱稚童背着他。
稚童摇摇晃晃,走在崎岖山路上。
崔东山挥动一只雪白袖子,嘴里嚷着驾驾驾,好似骑马。
————
落魄山竹楼二楼。
裴钱刚刚艰难躲避过一拳,就又被下一拳砸中额头,被一路带到墙壁那边,被那一拳钉死在墙壁上。
光脚老人面无表情道:“我以世间纸糊的四境打你三境,结果你这都等于死了几次了?你是个废物吗?!你师父是个资质尚可的废物,那你就是一个没资格当陈平安弟子的废物!”
好似被挂在墙壁上的裴钱,七窍流血,她竭力睁开眼睛,朝那个老头吐出一口血水。
老人也不躲避,只是手上一拳骤然加重力道,如果这栋竹楼是市井屋舍,估计那颗小脑袋就直接完完整整地凹陷进去了。
老人冷笑道:“不服气?你有本事开口说话吗?废物师父教出来的废物弟子!我要是陈平安,早就让你卷铺盖滚蛋了,省得以后丢人现眼!”
他这一拳,打得裴钱本就鲜血模糊的整张脸庞,再不见半点黝黑。
一条纤细胳膊颤颤巍巍抬起,都不算什么出拳,只是轻轻碰了一下老人肩头。
轻飘飘的,挠痒痒呢?
老人似乎勃然大怒,以拳变掌,抓住她整颗头颅,随手一挥,横飞出去,撞在墙壁上,重重坠地。
裴钱已经彻底晕死过去。
老人来到她身边,蹲下身,伸出手指,凌空虚点。
片刻之后,他站起身,转头对竹楼外的廊道那边说道:“拖走。”
竹门大开,粉裙女童娴熟背起瘫软在地的黝黑丫头,脚步轻柔却快速,往一楼跑去。
老人双手负后,大步走出屋子,来到廊道栏杆那边。
他当然不是什么以寻常四境给那丫头喂拳,可能吗?
老人笑却无声,默默望向远方。
有那一拳。
就该你裴钱境境最强!
第531章 山巅境的拳头有点重
一袭青衫,沿着那条入海大渎一路逆流而上,并没有刻意沿着江畔、听水声见水面而走,毕竟他需要仔细考察沿途的风土人情,大小山头和各路山水神祇,所以需要经常绕路,走得不算太快。
他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从来如此,劳心劳力,不以为苦,但是身边的人,就可以安心放心,若是年纪不大的,甚至还会身在福中不知福。
大概是生长于市井底层的关系,陈平安有着极好的耐心和韧性。
陈平安途中遇到了一桩引发深思的山水见闻。
一次陈平安夜宿于芙蕖国某座郡城隍庙附近的客栈,夜间子时,响起一阵阵唯有修士与鬼物才可听闻的锣鼓喧天,阴冥迷障骤然破开,在各路鬼差胥吏的指引下,郡城附近鬼魅依次入城,井然有序,是谓一月两次的城隍夜朝会,被誉为城隍夜审,城隍爷会在夜间审判辖境阴物鬼魅的功过得失。
陈平安悄然离开客栈,来到郡城隍庙门外,担任门神、以防鬼魅喧哗的两尊日夜游神,定睛一看,立即躬身行礼,并非敬称什么仙师,而是口呼夫子,神色十分恭谨。
陈平安抱拳还礼之后,询问能够旁听城隍爷的夜审。
其中那尊日游神立即转身去禀报,得到城隍爷、文判官与阴阳司三位正辅主官的共同许可后,立即邀请这位外乡修士入内。
在大堂上,城隍爷高坐大案之后,文武判官与城隍庙诸司主官依次排开,有条不紊,判罚众多鬼魅阴物,若有谁不服,而且并非那些功过分明的大奸大恶之辈,便准许它们向邻近的大岳山君、水神府君上诉,到时候山君和府君自会派遣阴冥官差来此复审案件。
陈平安没有直接坐在城隍爷特意命人搬出的椅子上,而是先将椅子摆在了一根朱漆梁柱后边,然后安安静静坐在那边,一直闭目养神。
当有一头阴物大声喊冤,不服判决后,陈平安这才睁开眼睛,竖耳聆听那位郡城隍爷的反驳言辞。
原来那位阴物在生前,是一位并无正式功名的儒家童生,曾经在郡城外无意间挖掘到一大批骸骨,被他一一取出,好生安葬起来。阴物觉得自己这是大功劳一桩,质疑城隍庙诸多老爷们为何视而不见,不可以以此抵消自身罪过,这就是天大的不公,他一定要上诉水神府君,若是府君那边不予理会,官官相护,他就要拼着失去转世投胎的机会,也要敲响冤鼓,再上诉于芙蕖国中岳山君,要山君老爷为自己主持公道,重罚郡城隍的失职。
城隍爷怒斥道:“世间城隍勘察阳间众生,你们生前行事,一律有心为善虽善不赏,无心为恶虽恶不罚!任你去府君山君那边敲破冤鼓,一样是遵循今夜判决,绝无改判的可能!”
那头阴物颓然坐地。
寅时末,即将鸡鸣。
城隍夜审告一段落。
陈平安这才起身,绕过梁柱,站在堂下,向那位官袍、补子只有黑白两色的城隍爷致谢,然后告辞离去。
城隍爷亲自送到了城隍庙大门口。
到了门口那边,城隍爷犹豫了一下,停步问道:“夫子是不是在曲江郡境内,为进入深山峻岭开采皇木的役夫,悄悄开凿出一条巨木下山道路?”
陈平安点头道:“确实有过此举,见那道路崎岖,瘴气横生,便有些不忍。”
城隍爷叹气道:“其中两人本该在送木途中横死,一人被巨木活活碾死,一人摔落山崖坠死,所以夫子此举等于救下了两条性命,那么夫子可知此举,是积攒了功德更多,还是沾染了因果更多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