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小说网
最新小说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玄幻小说,尽在久久小说网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剑来_分节阅读_第385节
小说作者:烽火戏诸侯   小说类别:玄幻小说   内容大小:11.3 M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1-30 00:05:46

  陈平安摘下酒葫芦,“可能还要麻烦陛下送两坛酒给我。”

  魏良哈哈大笑,“陈仙师你这贵客,当得也太好糊弄了!”

  皇帝说了个笑话,皇后周姝真和两位皇子以及少女公主,就都马上跟着笑了起来。

  陈平安略显后知后觉,跟着笑了笑,否则就显得太不近人情了点。

  远处道姑黄庭,虽然面朝窗外,可是嘴角翘起。

  陈平安将养剑葫装满了酒,就离开酒楼,却没有返回巷子住处,而是凭借记忆去找了白河寺附近的那个夜市,吃了一大碗那个又麻又辣又烫的玩意儿。

  不吃辣,不喝酒,不喝着烈酒吃最辣的火锅,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?

  这是梳水国老剑圣说的。

  以前没觉得多有道理,这会儿陈平安在熙熙攘攘的闹市中,觉得老前辈的老话真是不骗人。

  陈平安付过钱结了账,离开热闹喧嚣的夜市,缓缓而行,在寂静无人处,掠上一座屋脊,又去了那家庭院深深的官宦人家,去了他家的私人藏书楼,这一次不是去查询“这座天下”的历史和堪舆,而是去寻找有关桥梁建造的书籍,可惜搜寻无果,就打起了工部衙门藏书和档案的主意,一番权衡,想着还是有机会就跟种秋说一声,请人家国师帮这个忙,应该不会太为难。

  再就是还要跟种秋讨要一个书生的消息。

  出了书楼。

  陈平安最后在一座高楼屋顶停下,坐下来喝酒,喝到最后,对着天空伸出了中指。

  天没打雷。

  陈平安收了酒壶,迎着清风,怔怔出神。

  在离开飞鹰堡上阳台和进入南苑国之间,遇到过一座纸人城镇。

  心相寺住持老僧,曾经重复说了一句话,你看着它,它也在看着你。

  那个当时还是樊莞尔的女子,在白河寺和夜市,两次使劲盯着自己两次,眼神似乎有些熟悉,但她却没有开口说话,应该不是不想,是不能。

  细细思量,倍感悚然。

  陈平安叹了口气。

  人间的灯火,天上的星辰。

  有人说过,后者可能是诸多神灵的尸骸。

  是谁说来着的,陈平安拍了拍脑袋,想不起来了,今夜喝酒其实不算多,但是偏偏醉得厉害。

  陈平安后仰倒去,呼呼大睡。

  一位老道人站在翘檐之上,瞥了眼正在酣睡的年轻谪仙人。

 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幕,老道人扯了扯嘴角。

  小院内,年轻人跟一个孩子轻声说着对不起的时候,其实满脸泪水。

  老道人自言自语道:“在你眼中,人间无小事吗?”

第324章 原来如此

  老道人双指夹着一枚小雪钱,它在指尖一点一点消散。

  他一步跨出南苑国京城,来到牯牛山遗址,悄无声息,便是那个在此结茅修行的俞真意,都没有察觉到丝毫异样。

  简陋茅屋外,俞真意在月夜下负手而立,湖山派高手和几位嫡传弟子,都已经被他敕令返回宗门,近期不准抛头露面。

  这位貌若稚童的天下正道领袖,此时头戴那顶银色莲花冠,这是两人盟约之一,事成之后,丁婴要拿出这顶道冠给他,道冠名为“钩沉”,是藕花福地历史上最玄妙的法宝,没有之一,除了能够自主庇护戴冠之人的体魄、神魂,还能够淬炼肉身、平静心境,更重要一点,是这顶道冠,可以帮助寻找到潜藏四方的谪仙人。

  俞真意本就粗略掌握了仙人掌观山河的神通,先前在牯牛山之巅,眺望南苑京师,丁婴、陈平安和陆舫之流,在他眼中,就是最为光彩夺目的几盏“灯火”,如今有了这顶道冠,如虎添翼,俞真意有九成把握,只要自己这次成功脱离围剿,以后的天下,所有谪仙人都会寸步难行。

  俞真意身边悬停着那边琉璃飞剑。

  袖中还有一件刚刚到手的仙家重器。

  那个斜背巨大金黄葫芦的小道童,果然没有食言,不愿飞升,选择走下城头之人,都可以拿到一件法宝,俞真意就在被夷为平地的牯牛山遗址,找到了一部玉牒书,这是古代帝王君主祭天封禅的“告天之文”,只是文字古怪,不见四国记载,俞真意知道答案多半会在敬仰楼或是镜心斋,这两处对于天外天的谪仙人,了解最丰。

  俞真意对于丁婴的死,没有什么感觉,更谈不上伤感,最多就是恼火丁婴的功亏一篑,使得他和湖山派的许多谋划,要做出很大的改变。

  你与天斗,我管世间。

  这就是丁婴和俞真意的默契,大道互补,所以一正一邪的执牛耳者,最有可能打生打死的两大宗师,私底下选择了结盟,设下了南苑之局。两人区别,在于丁婴想要杀掉除了他们之外的榜上所有人,俞真意则只针对那些谪仙人,周肥,童青青,冯青白,当然还有最后出现的那个陈平安。

  俞真意开始在月色下散步,一呼一吸皆是修行,这也是俞真意当初以大毅力大魄力,舍了一身巅峰武学修为的根源所在。

  修道一事,首重心性,这才是俞真意憧憬的风景。武学的境界太低,一辈子在泥泞里打滚,那群江湖莽夫还浑然不知。程元山之流,贪得无厌,恨不得目之所及,皆是我囊中物。唐铁意之流,贪恋沙场权势,梦想着有朝一日坐拥江山美人,最好死后还能青史留名,却不知不得长生,皆是虚妄。刘宗之流,只在力气上钻牛角尖,不值一提。

  只是可惜了种秋。

  这个生死之交的昔年朋友,画地为牢,

  俞真意行走方向随意,步子大小也没个定数,小时与常人无异,大时一步飘出十数丈,但始终没有在某个方向上走出去太远,有些时候就沿着一条无形的大弧轨迹上,悠悠而行。

  这幅场景,让那些个带兵驻守各个方向的南苑国功勋武将,一个个心惊胆战。生怕自己倒了大霉,俞真意刚好从自己这个方向突围,京城就这么近,转头即可见,这意味着皇帝陛下对这边的动静,尽收眼底,一旦俞真意打定主意在今夜破阵,谁敢怯战避战?

  没谁觉得将近万余南苑京畿精锐,兴师动众地围剿一个“稚童”,有什么滑稽可笑。

  谁能想象两位宗师之战,就能够打得一座牯牛山都消失,他们这些只是精通战阵技击的血肉之躯,死在沙场争锋上,可以虽死无悔,那么死于这些神仙人物的弹指之间,一袖之下?可能连对方的影子都没有见到,就死了,留下一大片一大片的累累尸骨,这他娘的算怎么个事?!

  俞真意当然不会在乎那些南苑国将士的所思所想。

  他现在真正上心的存在,只有两人,那个至今还没有出手过的“童青青”,城头之上,当她从破碎镜面中抽出那把剑后,俞真意都感受到了一丝危险。

  比她更让俞真意忌惮的人物,当然还是那个正面强杀丁老魔的陈平安。

  俞真意不怕这大军重重包围,甚至不怕那个童青青的捉对厮杀。

  唯独陈平安,俞真意不敢掉以轻心。

  至于为何陈平安不阻拦自己汲取此地灵气,任由自己境界稳步攀升,俞真意百思不得其解。

  难道是与丁婴一战,受伤太重,已是绣花枕头?

  所以陈平安在入城之时的停步,其实是在故弄玄虚,蒙蔽了城头所有人?

  俞真意停下脚步,望向京城那边,月下的城池轮廓,他最终还是放弃了一探究竟的念头。一旦陈平安与镜心斋以及种秋联手,才是真正的祸事,到时候以唐铁意和程元山的墙头草性子,一定会见风使舵,彻底倒向南苑国。

  俞真意返回茅屋,伸出手,掌心轻轻在琉璃飞剑的剑身抹过。

  他如今是可以做到御剑远游的仙人风采,只是比起书籍上记载的真正逍遥游,差了太多,无法升空太高,也无法御风太远,实为憾事。

  俞真意视线上移,看着那轮明月,终有一天,自己可以御剑在人间的头顶,俯瞰山河,比我高者,唯有日月星辰。

  俞真意猛然降低视线,京城那座尚未修缮完毕的残破城头上,看不清人物的相貌,但是俞真意眼中,出现了一团明亮的光芒,极为碍眼。

  俞真意冷笑道:“这就来了吗?”

  城头上,有个背剑的年轻女冠,盘腿坐在一处箭跺上,一手端着个还热气腾腾的砂锅,香气弥漫,一手下筷如飞,一边吃一边念叨:“哎呦娘咧,这玩意儿真是好吃,就是实在太辣了些,不行不行,下次不能一口气买两碗了。”

  下边城门,有数骑疾驰而出,传递皇帝陛下亲自颁发的一道军令。

  御林军和三支京畿驻军,除了负责镇守京城南门的那一支大军,死守原地,其余各自撤离驻地,向后撤出二十里。

  像是在给人腾地方。

  给俞真意和城头上这位容貌倾城的女冠。

  埋头狂吃,偶尔抬头瞥几眼牯牛山方向,俞真意如果这会儿脚底抹油,她可没辙,追不上的。

  将那只砂锅放在身旁,一双筷子轻轻搁放在砂锅上边,太平山女冠黄庭,站起身,拍了拍肚子,满是后悔,“这一顿宵夜,吃得有点过分了啊,还不得胖了两斤啊。唉,樊莞尔,饭碗?你是饭桶才对吧……”

  等到开始三支南苑精锐开始缓缓转移驻地。

  女冠黄庭眼神锋芒毕露,死死盯住俞真意那边,抹了抹嘴,轻声道:“估计打完这场架,就能瘦回来了。”

  ————

  在屋脊上大睡的陈平安,是给城外的巨大动静给惊醒的,举目远望南方,有两抹璀璨剑光,交相辉映。

  是俞真意的琉璃飞剑,和黄庭那把境中剑。

  陈平安没有返回住处去取长气,而是从飞剑十五中取出一剑一刀,悬在腰间左右,原本属于窦紫芝的长剑痴心,以及飞鹰堡世代相传的那把狭刀停雪。

  一掠而去,身影如飘渺云烟。

  种秋早已站在城头上,陈平安来到这位南苑国师身旁。

  陈平安问道:“这就打起来了?”

  种秋点头道:“黄庭本就是你们家乡那边的修道中人,对于灵气的感知,远超于我们。”

  陈平安说道:“她是觉得再给俞真意这么鲸吞灵气,会打不过?”

  种秋无奈道:“哪里,若是如此,黄庭早就出手了,按照她的说法,是故意等着俞真意吃饱了,她才出手,省得俞真意输了有借口。”

  陈平安实在无法理解那位太平山女冠的想法,生死厮杀,这么锱铢必较的事情,怎么到了她那边,就会如此儿戏。

  反观陈平安自己,大街一战,从马宣、琵琶女子、笑脸儿,一直在试探这座天下深浅的同时,还要一次次隐藏实力,再到算计鸟瞰峰陆舫,最后到种秋和丁婴,哪一步不走得缜密谨慎,哪一拳不出得稳稳当当。

  虽然不理解她的想法,但是陈平安心胸之间,还是有些佩服和羡慕那个黄庭,行走江湖,若是可以做到不论生死和结果,好像就该这么……不怕死。

  陈平安跟种秋说了有关桥梁建造的书籍一事,种秋笑着答应下来。

  再就是关于那位琵琶女子和姓蒋的寒士书生一事。

  对于一国国师而言,寻找一位滞留京城、参加科举的读书人,一样是小事,但是种秋却没有立即答应下来,而是问了一句,“你确定要见那个书生?”

  陈平安道:“见不见,到时候再说吧。”

  种秋这才点头。

  两人一起望向牯牛山那边,俞真意和黄庭,两位稳稳占据天下前三甲的大宗师,打架声势越来越大。

  往往一抹森森剑光,能够长达十数丈,甚至是数十丈。

  大概是觉得有陈平安和种秋并肩而立的地方,才是天底下最安全的地方。

  皇后周姝真,太子殿下魏衍,还有公主魏真,以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,在御林侍卫的严密护送下,登上城头,直奔两人而来。

  周姝真自然不敢在种秋这边摆架子,双方不失礼仪地寒暄一番,魏真见到国师后,更是战战兢兢,没办法,种秋是她的授业恩师之一,公主殿下生平第一次挨板子,也是拜国师所赐,当时小姑娘哭得一脸鼻涕眼泪,找到了正在对弈的父皇和母后,一个说打得好,一个说打得轻了。在那之后,魏真就畏惧种国师如豺狼虎豹。

  老将军能够与这三位天潢贵胄同行,想必是南苑国第一等煊赫显贵的功勋老人,果然种秋见到他后,直呼其名地打招呼:“吕霄,你怎么来了?”

  老将军披挂一身甲胄,中气十足,冷哼道:“外边的京畿兵马,大半是我调教出来的大好儿郎,我卸甲归家咋了,沙场陷阵是不行,我承认,可一身调兵谴将的本事,我吕霄还没丢!你们拦着不让我出城也就罢了,难道还不许我目送他们一程?!”

  老人一拍城头,恼火道:“你们这些个飞来飞去的江湖宗师,怎么就不肯消停点?一场架接着一场架,打得吵死,大半个京城百姓都睡不好觉,尤其是那个穿白袍的什么谪仙人,给吹嘘得神神道道的,什么丁老魔都是他的手下败将,还长得俊俏非凡,害得我那俩孙子孙女,一个劲儿问我认不认识他,一个说要跟陈仙师拜师学艺,一个说要见识英雄豪杰,我认识他个大爷啊,我要是见着了那个白袍子,一定指着他鼻子骂他个半死,别的不说,那名字取得真不咋的……”
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共2666页  当前第385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385/2666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剑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