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小说网
最新小说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玄幻小说,尽在久久小说网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剑来_分节阅读_第2462节
小说作者:烽火戏诸侯   小说类别:玄幻小说   内容大小:11.3 M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1-30 00:05:46

  身为此地唯一一位神灵的男子,对这些事情都没兴趣。

  在他看来,衰世信鬼,愚人修道求仙。

  老道士瞥了眼这尊故意不求封正的淫祠神灵,笑了笑,这厮倒是所谋甚大。

  察觉到老道士的视线,那尊神灵立即收束心念。

  先前桐叶洲山上评选出了本洲武道历史十人。(注,895章《今宵爽快》)

  活着的,在世宗师只有一男一女,高居第四的吴殳,和排在第六的叶芸芸。

  虽然如今浩然八洲,好像只要是个练气士,就都瞧不起桐叶洲。

  但是为家乡一洲评选出历史十人的武学宗师,确实比较新鲜,故而此举很快就风行天下各洲。

  除了中土神洲和宝瓶洲,其余七洲,都开始翻检自家那部题签“武道”的老黄历。

  各洲各宗的山水邸报,销量暴涨。

  有了排名,就肯定会有争吵,有了异议,山水邸报就会附带有一些高人的解释和见解,又会促进各家邸报的销量。

  只是仙师的点评,确实很难服众。外行看热闹,内行才有资格说门道。

  修道之人境界再高,来说纯粹武夫的高下,终究有一种隔行隔山的嫌疑。

  其实最服众的办法,肯定还是山巅境宗师、最好是止境武夫来评判。

  只是这种事,如果都是山巅境宗师、尤其是一位止境武夫了,谁还愿意掺和。

  有钱如皑皑洲刘氏,也一样请不动雷公庙沛阿香,出来说几句个人看法。

  比如金甲洲,谁敢去请教“韩万斩”,让他老人家,吃饱了撑着想要挨拳吗?

  但是还真有一个止境宗师,肯说话,通过狮子峰的山水邸报公开发表意见,就是北俱芦洲的王赴愬。

  详细解说了八位不在人世的止境宗师,各自武学的长短所在,拳法优劣,这些当然都是正经话。

  又说桐叶洲那份十人榜单,在世两人,吴殳排名太高,名不副实,得往后挪几个位置,倒是叶芸芸排名太低,他王赴愬若是桐叶洲武夫,肯定至少能排在第五,他打得过叶芸芸?肯定打不过嘛,双方若有机会砥砺一番,切磋绝学,太晃眼,他会心神不定,但是没关系,愿意连输三场,至多与她解释几句,以前不这样的,今天状态不好……

  此话一出,数洲哗然。据说黄衣芸已经北上游历了,要与这个为老不尊、满嘴荤话的前辈问拳一场。

  王赴愬继续让邸报帮忙传话,她黄衣芸只管跨洲来与老夫问拳。

  说是这么说,其实王赴愬已经躲去皑皑洲雷公庙,找那阿香妹子喝酒去了。

  毕竟叶芸芸刚刚跻身止境归真一层,正是拳意最盛、锋芒毕露的时候。

  桐叶洲蒲山云草堂的开山祖师,叶裕固,位列第五,号称一人两甲子拳压三洲,在东边的桐叶洲、宝瓶洲和北俱芦洲无敌手。

  这位叶氏的不迁之祖,虽然气壮山河,早就开始游历各洲,但是依旧停步于止境归真一层,始终未能跻身神到一层。

  叶裕固确实是一位天纵之才,凭借六幅仙图悟拳理,帮助叶氏开创出仙术、武学兼修的一条阳关大道。

  桐叶洲除开南北对峙的桐叶、玉圭两宗之外,真正值得别洲修士说道的人与事,屈指可数,太平山女冠黄庭的福缘,姜尚真在北俱芦洲的浪荡生涯,此外大多也会知晓那座蒲山云草堂,蒲山啊,是个既能修仙、也能习武的门派,那位黄衣芸是位女子宗师。

  叶裕固在瓶颈时,不得不转去重新捡起修行一事,想要靠着跻身玉璞境来续命延寿,希冀着借助这条道路,将武学、仙法分出一个主次,继续慢慢打熬武夫体魄,继续增长拳意。确实被叶裕固做成了,跻身玉璞境,出关第一件事,不是与书院和中土文庙报备,要求晋升宗门,而是去与一位山上挚友叙旧,大概是要与对方联手,一起抗衡那座行事跋扈、门风不正的桐叶宗。

  说得简单点,其实就是叶裕固打算与仙人境的玉圭宗挚友荀渊,一起对抗桐叶洲唯一一位飞升境的杜懋。

  可他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。

  或者说是把人心想得太清澈了。

  叶裕固下山之时,何等踌躇满志,不曾想回山之时,已经命悬一线,奄奄一息。

  在那之后,这么多年以来,尤其是在山主叶芸芸跻身玉璞境之前后,蒲山云草堂的武夫和修士,都觉得这可能就是天意了。

  都认为蒲山就没有成为山上宗字头门派的那个命。所以至今蒲山都没有成为宗门的想法。

  一场天灾一场人祸。

  天灾是指叶芸芸成为玉璞境,便有蛮荒妖族入侵浩然天下。

  人祸是说当初祖师叶裕固下山访友,中途被杜懋设伏重伤,境界跌回“两金”,导致回山没多久便身死。

  叶裕固至死都没有跟任何人说起偷袭之人是谁。

  叙旧?

  确实是一场叙旧。只是杀机重重。

  连同叶芸芸在内,时至今日,整个桐叶洲,都理所当然认为当年是杜懋重伤了叶裕固。

  痛下杀手,免得一洲中部再多出个“小桐叶宗”或是“玉圭宗第二”,多分走一杯羹。

  谁能想象,真凶会是荀渊。

  这也是叶裕固,至死都不敢与任何人提及凶手的原因,反而叮嘱叶芸芸不要追究此事。

  叶裕固心知肚明,荀渊是故意让自己活着返回蒲山的。

  他更清楚,在自己躺在病榻上的时候,荀渊一定就在蒲山之中。

  至于荀渊为何多此一举,毫不担心横生枝节,叶裕固始终不得其解。

  直到叶裕固兵解的前一刻,荀渊才悄然现身,告知真相,说将来有人会亲自接引他进入玉圭宗修道,已经帮他铺好了一条道路。而这个人,不是他荀渊就是了。

  如今这座祖师堂之内,是有高人知晓此事的,曾经给出一个盖棺定论,“真正枭雄,不过如此。”

  相较于桐叶宗那位中兴之祖杜懋,论心计,论手段,真是给玉圭宗荀渊提鞋都不配。

  早年荀渊有过估算,桐叶洲的气数总和,至多只能支撑本洲出现一个十四境修士。

  荀渊当然希望是花落自家。

  可以不是自己,可以是姜尚真,可以是韦滢,也可以是辈分更低的某人,但必须是在玉圭宗。

  若是叶裕固的仙法、武学,有朝一日,能够各自提升一步,同时由玉璞跻身仙人,尤其是由归真提升为神到。

  再往后,叶裕固有机会做成此事吗?

  有不小的机会。

  至少机会要远远大过杜懋。

  荀渊当然清楚袭杀叶裕固一事,此举有伤天和,更有碍道心。

  再加上被宗门事务拖累太多,荀渊才迟迟无法破境,证道飞升。

  蛮荒妖族侵占桐叶洲,一洲旧有局势悉数被打烂,等到大战落幕,玉圭宗虽然元气大伤,总好过都只剩下一棵独苗的太平山和扶乩宗,也远胜不得不封山的桐叶宗。按照一般的形势发展,躲在三山福地的万瑶宗,想要在桐叶洲创建下宗,野心勃勃的韩玉树就必须与玉圭宗同气连枝,阿忠负责处处掣肘、打压北边的桐叶宗,要让后者在未来千年之内抬不起头来……

  荀渊在慷慨赴死之前,卸任宗主,让位给姜尚真,让这个惫懒货,不得不挑起大梁。

  但是荀渊真正寄予最大希望的“桐叶洲十四境候补”,是韦滢,或是那个叶裕固转世之身的邱植。

  总之一件件身后事,都被老人安排得清清爽爽,甚至都无需诸多真相告知姜尚真、韦滢等人。

  老话所谓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,大概就是这种了。喝水可以不必知道挖井人。

  荀渊这辈子最大的感慨,或者说是心结,便是三个字。

  “余家贫”。(注,631章《淡淡风溶溶月》)

  荀渊在修行路上,是吃过大苦头的,此间辛酸,大概只有姜尚真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。

  故而荀渊不得不执拗于“挣钱”一事,老人却不是为了自己的享受,而是为吾家子孙稻粱谋。

  故而以荀渊的心智和资质,当年为了帮助玉圭宗续香火,仍是不得不以旁门左道强行破境,才跻身的飞升。

  荀渊曾经与未能入主九弈峰的姜尚真,有过一场开诚布公的交心,双方一起坐在神道山路的台阶上,

  姜尚真一开始误以为荀老儿是打算劝自己想开些,要说些类似大局为重的屁话,不料荀渊三两句就打发了一肚子牢骚的姜尚真,老人更多是在那边诉苦,不过说得比较含糊,并不涉及具体的人和事,让当时姜尚真憋屈得不行。

  “这就像过日子,‘后天’是有可能挣着一笔大钱,但是‘明天’怎么办。”

  “玉圭宗好歹是个宗门,再穷也没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吧?”

  姜尚真的言外之意,十分浅显,他还是不太认可荀老儿的急功近利。

  “有些事,机不可失失不再来。容不得你思来想去,瞻前顾后,慢慢琢磨出个所谓的万全之策。”

  “荀老儿,今天的大道理说得有点多啊,都不像你了。”

  “希望以后玉圭宗在你们手上,好好修行,能够少做几件违心之事,可以随心所欲一些。”

  人人皆是一部书,相互出现在别人书中,只是有些人像主人公,有些人像路人。

  主人公又像某些书中的路人,路人又是某些书中的主人公。

  若觉此语是废话,尚未知己便是书中人。倘若觉得此语最辛酸,诸君已是翻书人。

  盘腿而坐的老道士,晃了晃身子,放下双脚。

  韦赦说道:“如果谁有自认合适的候补人选,现在就可以提出来。这件事,不需要纳入正式议事的流程。”

  他们在甲子之内,吸纳了一部分年轻人成为“祖师堂嫡传”,担任候补。

  比如娄藐推荐了同洲剑修徐铉,白裳的唯一弟子。

  豪素推荐了流霞洲那位梦游客,夜航船容貌城城主,化名邵宝卷,真名邵本初。

  田婉前些年也推荐了一人,重返正阳山的苏稼。

  荀渊则早早举荐了一个扶乩宗弟子。正是此这个少年,后来无意间撞破了那桩蛮荒妖族的阴谋,让他在某种意义上,成为了两座天下大战的那个揭幕者。

  刘昼曾经有意栽培一个叫傅恪的雨龙宗谱牒修士。可惜是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可怜虫,实在是不堪大用。

  曾先生提名一个叫黄师的北俱芦洲武夫,是个无名小卒,被否决了,曾先生也就没有坚持己见。

  可惜那大骊王朝陪都的礼部尚书柳清风,不能为他们所用。

  此人当年婉拒了曾先生的举荐。这座祖师堂本来十分期待此人的加入,没有任何异议。

  秦不疑这边,本想推荐公孙泠泠。

  结果公孙泠泠先是被逐出樱桃青衣一脉,跑去玉宣国马氏府邸当了厨娘,又被殃及池鱼,给陈平安拘押了起来,可谓命途多舛。

  此外还有几个好苗子,陆陆续续都成为了候补。

  例如怀潜。

  他祖师是昔年中土神洲十人之一的怀荫。

  当年依仗自身资质和显赫家世,孤身游历北俱芦洲,名义上是逃避一桩娃娃亲的婚事,实则悄悄收拢剑气,增长道力。

  但是怀潜那趟游历的结局,就是家族祠堂点燃一盏本命灯。只因为遇见了一位嫌弃怀荫小胳膊细腿的“孙道长”。(注,544章舟中之人尽敌国)
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共2666页  当前第2462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2462/2666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剑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