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观主笑眯眯道:“不觉得我是在苛求你?”
陈平安摇头道:“不觉得。给予他人希望,本身就是一种苛求。人生在世,怀揣希望,有个盼头,就不算真的穷。”
老观主嗯了一声,第一次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神色。
穷与富,其实不是一对反义词,贫与富才是。与穷相对的,其实是个“达”。
穷之古字,上穴下躬。寓意便是一个人蜷缩在地下,何谈通达,毫无出路。
老观主问道:“知道为何我既是送你四分之一的藕花福地,又让落魄山多出一座五岳真形图的护山大阵?”
陈平安说道:“有些话,只能前辈帮着说,由晚辈自己说出口,有那夫子自道、大言不惭的嫌疑。”
老观主微笑道:“你想岔了,你看待世界的态度,愿意为之践行,与我的合道之路,确实比较契合,但这不是真正的缘由。”
“我与邹子的观点,恰好相反,他是悲观人,觉得你这种人,如果以剑修身份跻身了十五境,可能会导致某个最坏的结果,他觉得这方天地不可承受,哪怕只是一个可能。我敢赌。”
“这张赌桌是你亲手打造的,足可自傲。”
“如何做到能够将崔瀺和崔东山分开看,却是将谢狗和白景看成同一人的?”
“不着急回答,多想一想到底为何。”
山路那条神道上,离着山门牌坊不远,小米粒好奇问道:“景清,你在做啥子?”
她这都巡山一个来回了,怎么还在这边逛荡。
这条神道山路,有什么好看的。
陈灵均实在是没法子继续打肿脸充胖子了,坐在台阶上,试探性说道:“右护法,你跟那个儿高高的老道,熟不熟?”
要当好落魄山的耳报神,必须做事谨慎,心思缜密,说话滴水不漏,眼观六路耳听八方,缺一不可,“老仙长和蔼,与谁都亲切,不好说熟还是不熟。”
不过她跟景清是啥关系,小米粒也就开门见山了,疑惑道:“跟老仙长有事相商?托我传话?”
陈灵均可怜兮兮点点头,“你就跟他说,我知道错了,让他大人有大量。”
小米粒挠挠脸,“问题是我也找不着老仙长啊。”
陈灵均小声说道:“喊几声碧霄洞主的道号,你再说点心里话,估计老道长听得着,不用找。”
小米粒便将行山杖和金扁担放在脚边,神色认真起来,皱着眉头,闭上眼睛,双手一合掌。
陈灵均好奇问道:“嘛呢,做法啊?”
只是与那位道长聊几句心里话,没必要搞得这么夸张吧。
双手合十的小米粒睁开眼,埋怨道:“景清唉,心诚,要心诚。记得好人山主说过,心诚则灵通神明,一念起众山回响。”
陈灵均还真记得“一半”,疑惑道:“这不是仙尉道长上次跟咱俩扯闲天说的话吗?”
刚闭上眼睛的小米粒,只得睁眼一瞪眼,道:“就不能是好人山主与仙尉道长说的啊?”
陈灵均恍然大悟。心中小有腹诽,他娘的,小陌先生这朋友,有点道行啊,这次竟是靠自家老爷都有点靠不住的迹象。
只是不等小米粒心诚“许愿”,老道士与陈山主就联袂现身神道上。虽非真身,道冠者陈平安还是换了一身装束。
老观主神色慈祥,揉了揉黑衣小姑娘的脑袋,陈山主则是笑呵呵一巴掌按住青衣小童的狗头。
陈灵均小心翼翼审时度势,发现,心中大定,立即拉着小米粒一起离开。
看着山脚门口那个看书的木簪道士,老观主问道:“为何不将他带上山?”
陈平安说道:“当不起。”
老观主说道:“如果他在山上,而不是看门,那么百年之内,落魄山会有一桩桩一件件莫名其妙的天大福缘,降临山中。见者有份。哪有什么十四境和候补的偷袭,青壤早就被黄庭找到了,那萧形恐怕会被莲藕福地的气运流转,给自行磨平,你也不必给丁道士护道了,那门自行悟出的飞升法,你可以放手自修。说不定受惠于此事,小陌或是谢狗,就有希望早早确定合道之路了。总之好处之多,会让你多到无法想象。”
陈平安好奇问道:“如此贪天之功为己有,百年之后又会如何?”
他当时大致确定了道士仙尉的身份,其实没有多想,供奉起来礼敬就是了。收徒?想都不敢想。
退一步,将仙尉纳为霁色峰祖师堂谱牒修士,陈平安还是觉得不该如此占便宜。
建功立业,立志用心,如种树然,百年树木,先有根芽,后有树干,等到枝繁叶茂,叶而后有花实,一线了然,次第清晰。
在那座藕花福地即是东海观道观的天下人间,一场背剑少年游,陈平安深受影响,至今还有裨益,估计以后还是。
老观主说道:“果真如此走捷径,当然就得还债了。要是浑浑噩噩,稀里糊涂做成了此事,在那霁色峰祖师堂给仙尉安排一张椅子,倒还好说。若是故意如此,自作聪明,心存侥幸,可就不好说了。”
老观主沉默片刻,微笑道:“估计这座山头就要炸了吧。”
一个一,各占一半。在天者周密,被散道之后的三教祖师围困天庭遗址中。
在地者陈平安,岂会不被考验。
既然遇事,皆是遇己。如何自处,其实简单。
走条阳关大道,君子终日乾乾。
陈平安说道:“前辈这就要返回青冥天下了?”
老观主点点头。
陈平安便告辞离去。
老观主刚想要重返道场,便见山脚那边的木簪道士已经起身,又打了个规规矩矩的道门稽首。
只得多走几步路,徒步下山,老观主过了山门牌坊,再与那道士还了个稽首礼。
门口那边的老观主思量片刻,非但没有去找那位陈道友的麻烦,反而大笑不已,主动报上道号道场,万年以来,头回遇人介绍身份,以落宝滩碧霄洞主自称,主动与道士仙尉稽首作别。仙尉一头雾水,只得跟着稽首还礼。等到那位大概是因为身量过于魁梧、才会略显佝偻的古怪老道人凭空消失,仙尉揉了揉自己的发酸脖子,抖了抖道袍袖子,正经书看多了。
谢狗坐在台阶这边看热闹,貂帽少女念念有词,自愧携短剑,只为看山来。
咱就这么点学问,不得反复用啊。
谢狗啧啧称奇,在道祖那边,也没见这位蔡州道人如何诚心礼敬啊,那只是打不过。
至于碧霄洞主在木簪道士这边,为何如此,其实是有内幕的。小陌亲口说的。
远古道上,一线蜿蜒。
无论风吹日晒,还是雨雪磅礴,道士如龙在野,传道闻道修道。
第1122章 二十人与候补们(四)
陈平安准备去云岩国京城看看,先寄了一封飞剑传信给种秋,大略说了这次找见青壤几个的过程和结果,让种秋捎话给那座临时组建的祖师堂,就说米大剑仙亲自出马,可惜只抓着了两个帮凶,被跑掉了那个正主的符箓修士,但是这头蛮荒妖族肯定已经无力搅局,大渎沿岸数十国的大渎开凿一事可以放心复工。
那面如白纸的凶相汉子,与他那姘头,也不知怎么想的,一番合计,着急忙慌离开荒庙,找见了山脚那边的陈平安,说他们夫妇二人愿为仙老爷鞍前马后,当奴作婢。陈平安哑然失笑,说自己习惯了单枪匹马走南闯北,不喜别人服侍,你们找错人了,不如另寻靠山去。约莫是见这位谈笑间便将三位魔道男女化作劫灰的仙师,比较和气,他们愈发坚定心思,在山路上纳头便拜,一个干嚎,一个梨花带雨,诉说这些年的艰辛苦楚,只是等到他们抬头,已经不见了那位书生的踪迹,他们犹不死心,终于在天蒙蒙亮的时候,一座荒废驿站里边,又瞧见了那位正在借灶煮饭的仙师。男子叫范铜,女鬼叫谢三娘,问那仙师,是不是嫌弃他们的低贱出身和腌臜过往。陈平安没说什么,只是请他们吃了顿简便的早餐,谢三娘是有个眼力劲的,手脚勤快,帮着收拾碗筷,陈平安也没有拦阻,打趣一句,你们自己就没点数吗,谁敢将你们带在身边,谁瞧见了我们这支队伍,不误会我们是打家劫舍的穷凶极恶之辈?妇人是有自知之明的,笑得花枝招展,汉子愁得直挠头,凭良心讲,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。只是他这面相,是天生的,打小在学塾念书,夫子都不敢打他的手心。
陈平安问了他们一个问题,如果先前在那荒庙内,一照面就打杀了你们,你们会怨谁?
妇人说话比较打官腔,倒是汉子比较实诚,说怨脸?
好像也没一定要有个确切答案,接下来那位仙师,只是与他们问了些周边诸国的山下近况,两位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。动身之前,陈平安说自己要去趟云岩国京城,你们愿意跟着就跟着,两人眼睛一亮,刚好顺路,他们信誓旦旦保证只会远远跟着仙师,绝不会让人误会他们仨是一伙的。
谢三娘早就从包裹里换了一身可以将身段包裹严实些的衣裙。汉子私底下提醒妇人,说那位仙老爷术法通神,道行高深是不假,你可别给老子戴顶帽子。走采阳补阴一道的女鬼,笑得不行。说她这等蒲柳之姿,哪里入得了山上谱牒神仙的法眼。说到这里,汉子脸色阴沉起来,曾经给一位山上仙裔当过暖脚婢和美人盂的女鬼,也有几分暗自神伤。汉子叹息一声,愧疚起来,拍了拍她的手背,女鬼嫣然一笑,反手抓住他的手心,挠了挠,汉子立即心神荡漾起来,眼神便活了,往妇人鼓囊囊的胸脯那边摸去。
走在前边的陈平安轻轻咳嗽几声,后边两位便有所收敛。
范铜是四境武夫,还算不得江湖上的好手,毕竟五、六境才有那小宗师的美誉,这也是范铜如此颠沛流离的唯一理由。
谢三娘是柳筋境鬼物,身边汉子阳气足,只要晚上功课做得足,便可让她白日行走无碍,只要别靠近城隍庙就没有问题。
汉子聚音成线密语道:“三娘,你说他为什么改变主意,允许我们跟着?”
女鬼以心声笑道:“总归是有利可图,不然带俩拖油瓶作甚,好玩吗?”
“有机会走趟渡口,买几封过时的山水邸报,看看有没有关于‘陈平安’的消息。”
“听风就是雨的,你想啥呢,能够被山水邸报写上名字的那种大人物,真能被咱们撞见?何况他说自己是谁就是谁啊?”
“我觉得先前庙里那一男二女,是扎手的硬点子,随便拎出一个,对付咱们俩是绰绰有余了,这位陈仙师既然能够轻轻松松降服他们,保不准就是一位传说中的陆地仙。”
陈平安也由着他们“窃窃私语”。
笼中雀要成就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完备的小千世界,余时务他们几个长短工,如今暂时还是在静态的死物上边下功夫。
关于各色人物的“底本”,还只是开了个头。老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,描摹世间百态,就得至少有一百个人的一百种人生。
如那美人,无限面皮儿,需要各有各好。
目前例如夏侯瓒这般,可以作为典型范式的人物,总共也就五十几个。就像先前跟余时务说的,单凭陈平安空想出来的人与事,往往太过合理,反而美中不足。所以作为报酬,休歇时,陈平安会让那对夫妇挑选一些能说的旧事,不拘是豪言壮举还是鸡毛蒜皮,什么都可以说。毕竟翻检搜集他人记忆一事,对付萧形、仙藻几个,陈平安自然是信手拈来,没有任何心理障碍,可要说对范铜他们用此手段,还真过不了自己的心关。
有朝一日,等到心相天地内有了百来个关键人物,就可以将笼中雀内所有风景、建筑、器物都串联起来。
打个比方,若说垂杨系马,密炬高烧,月上柳梢头,庭院花影摇动等等,它们都是一幅幅定格的画,那么有了个人,便如鱼得水,随之活泼起来。而且搜集这些底稿人物,肯定难度会越来越大。等到真身返回扶摇麓道场,陈平安接下来的闭关,其中一件要务,就是统计一个假定耄耋之年的长寿老人,一辈子大致会看见几十万、还是百万计的各异画面,看见了,又会记得几许。
所以陈平安又给青同寄了一封密信,在信上约好了见面地点。
一片梧桐叶,便是一座幻象天地。青同手上还有不少这类梧桐叶,如果铁了心不卖,可以借嘛,又不是不给钱,利息都可以谈。
周边并无一座仙家渡口,诸国人气都向鱼鳞渡聚拢了。
看得出来,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,桐叶洲有了很大的改观,市井百工重兴,说是太平世道可能为时尚早,但乱世气象转淡,是毋庸置疑的。
一路行来,短亭杨柳接长亭,偶有外出郊游的靓装妇人和青葱少女,亭亭玉立其中。乡野村落鸡鸣犬吠,炊烟袅袅。
期间陈平安收到了一封种夫子的回信,说那座祖师堂之内,至少半数成员对此事持有将信将疑的态度,所以很多小国得到消息之后,都是硬着头皮壮着胆子重新凿渎。
不难理解,先前米裕就是追杀青壤最卖力的一个,如今经由种秋给出杀二逃一的结果,祖师堂成员不是怀疑米大剑仙的杀力不够高,而是信不过米裕有这种好运气。
是不是换成低一境却福缘深厚的黄庭,更能服众?
不过种秋在信上也笑言一句,只要山主在鱼鳞渡现身一次,保证各家势力疑虑尽消。
大概这就叫人的名树的影,隐官亲临桐叶洲杀妖,确实更像是一颗定心丸。
这天在一处山间栈道停步,范铜终于忍不住疑惑道:“陈仙师,咱们说的那些芝麻大小的事情,听着有意思?”
妇人对此也是好奇万分,竖起耳朵,想要知道个答案。
陈平安随口说道:“读书人,都喜欢写文人笔记,记录山水见闻,朝野掌故,还有宫闱秘闻、官场内幕什么的。此外水仙山鬼,狐魅花妖,草木精怪,都得有一些。不一定非要记载大事,琐碎事也是可以的。”
陈平安怎么都没想到,只是这么一句随口胡诌的闲天,那对夫妇一听这个就来劲了,跟打了鸡血似的,本来感觉已经掏空故事的两人,一下子就开窍似的,在确定当真什么事情都可以讲述之后,妇人甚至掏出纸笔,帮着汉子一起按年份算起,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先嘀嘀咕咕,落笔纸上,等到写满几张纸,再去陈仙师那边,当起了说书先生。
陈平安一边记录,一边调侃询问他们怎么就变得文思如泉涌了。
她捋过鬓角发丝,说若能在一本书上,有自己的名字和故事,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。
他双手握拳,眼神熠熠光彩,说自己这辈子做梦都没想过能够成为书上有名有姓的人。
原来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