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登先笑问道:“怎么想到自己酿酒了?”
陈平安玩笑道:“挣钱嘛,打小穷怕了。手头没几个钱,就要心里慌慌。穷人的钱财,就是手心汗,不累就无,累过也无。”
抿了一口酒水,陈平安继续说道:“如今当然是不缺钱了,不过挣钱这种事情,跟喝酒差不多,容易上瘾,至多就是经常提醒自己几句,别挣昧良心的钱,少想那些偏门财,留不住的,再就是有了点钱后,总得求个心安。因为听家乡的老人说过,攒钱给子孙,未必是福,接不住还是接不住,唯独行善积德,留给子孙的福报,他们想不接住都不行,最重要的,是老话说,家家户户都有一块田叫福田,福田里边容易生出慧根,所以余给子孙一块福田,比什么都强,比钱财,甚至是比书籍都要好。”
孙登先点点头,“可惜现在很多人都不这么想了,一门心思觉得只要不心狠,就挣不了大钱。”
陈平安犹豫了一下,“只是不得不承认,很多时候,好像还真就是这么回事,心凶之辈,日子过得是要风光些。”
孙登先叹了口气。
陈平安笑道:“没事,大不了各走各的阳关道和独木桥,各吃各饭,各喝各酒。再说了,我与孙大侠都是习武之人,双手又不是只会端碗吃饭喝酒。”
孙登先抬起酒碗,笑道:“倒也是,走一个。”
陈平安跟着抬起酒碗,说道:“回头孙大侠去我落魄山那边,我亲自下厨,炒几盘佐酒菜。”
孙登先笑道:“有这句话,就是最好的佐酒菜了。”
先前一句“穷人钱财就是手心汗”。
终于让孙登先可以确定一事,眼前这位年纪不大的陈山主,不是什么世家子弟,真是穷过来的。
当年遇到孙登先一行人,就像一种验证,让陈平安吃了一颗定心丸,我如此小心翼翼走江湖,是对的。
往大了说,是证明了陈平安在这个与家乡很不一样的陌生世界,如此谨言慎行,是没有错的。
只是这些心里话,陈平安与谁都没有提及过,今天遇到了孙大侠,还没喝高,暂时说不出口。
就像一场自证与他证兼备的证道。
————
廊道中。
至圣先师微笑道:“这么快就被揭老底了。”
那位修道辈分很高的碧霄洞主,跻身十四境的合道之法,当然不仅限于此,要比陈平安的那个猜测,更加复杂。
既有天时之祈求,且有地利之束缚,又有人和之作为。却能三者融合为一,所以说还是十分有意思的一条道路。
早年一个“天下”分出四座天下后,不少“年轻”十四境和飞升境的山巅大修士,当然会很好奇那位“捷足先登”的老观主,到底是怎么路数,又为何没有待在蛮荒天下,反而跑去了浩然天下当个异类。
大修士们猜测此事,想了几百上千年,也就只能想到陈平安这一步了。
吕喦说道:“后世书籍流传广泛,一定程度上,陈平安是占了便宜的。”
至圣先师唉了一声,“承认一个年轻晚辈脑子灵光,就这么难吗?”
而这一声“唉”,好像与那老秀才的一模一样的语调。不过以双方的辈分和年龄来算,大概文圣是有样学样,而且得了精髓?
吕喦摇摇头,微笑道:“贫道对陈平安并无半点小觑心思,先前在那邯郸道左旁的旅舍中,就对他高看两眼了。”
至圣先师坚持己见,依旧说道:“你有的。”
吕喦倍感无奈,“至圣先师万世师表,就不要为难吕喦一个道门中人了。”
至圣先师笑问道:“你说陈平安有无猜出那个卢生的身份?”
吕喦答道:“不好说。”
至圣先师说道:“那枚上古剑丸,虽然算不得一件旷古稀世的奇珍异宝,却也当得起‘不俗’二字了,纯阳道友,你觉得陈平安是拿来自己炼制,还是送人?”
吕喦说道:“贪多嚼不烂。多半是送人了。”
至圣先师微笑道:“咬得菜根,吃得百苦,百无禁忌,万事可为。”
吕喦感慨道:“修道之人最自私。”
只是人无私心,如何求道修真成仙。
最大的欲望,就是长寿,继而得长生,最终与天地同寿。
至圣先师咦了一声,“纯阳道友这是骂自己,还是骂我,或是一起骂了?”
吕喦摇头道:“就是随口一说。即将远游,难免惆怅。”
故乡的青山白云,小桥流水,在等着远方的游子回家。
好像天一亮,梦醒时,就会“睁眼看到”卖花声四起。
吕喦道心何等坚韧,很快就收敛这份淡淡的愁绪,他亦是颇为好奇一事,“那个化名白景的蛮荒女子剑修,剑术要比陌生道友更高一筹?”
至圣先师点头道:“那可不,是个相当凶悍的女子,剑术很高的。只不过小陌也是倍感为难,面对这种纠缠不休,总不能一场问剑就与白景真的生死相向了,不然惹恼了小陌,一旦祭出某把本命飞剑,白景也会犯怵。只说当年那场追杀,真要搏命,还是仰止和朱厌更吃亏,三飞升两死一伤,逃不掉的下场,在蛮荒天下,朱厌受了那种重伤,其实就又与死无异了。”
“当那帮人护道的剑侍,小陌当然可以做得很好,但是当死士,才是最名副其实的。”
“所以说某位前辈挑人的眼光,从古至今,一直很好啊。”
不过剑修白景,有点类似剑气长城的萧愻,比较喜欢一种纯粹至极的无拘无束。
当年陈清都在剑气长城,管不住萧愻,如今白泽重返蛮荒天下,也未必能管住白景。
也不算是管不住吧,就是一种尊重,或者说是类似长辈对晚辈的一种体谅。
天高地阔,且去自由。
第933章 吾为东道主(三)
院门外。
萧鸾战战兢兢陪在吴懿一旁,不晓得那个一身碧绿长袍的幂篱女子,是什么来头。
总不能是那个传说中的女子剑仙宁姚吧?可眼前女修,当下她也没佩剑或是背剑匣啊。
何况真是宁姚的话,何必如此遮掩面容。
宁姚离开五彩天下,现身大骊京城一事,已经在山水官场悄悄传开了,只是宝瓶洲似乎极有默契,没有任何一座山头,任何一封山水邸报,胆敢书写此事。
吴懿听过萧鸾的那番心声言语后,微微皱眉,没有半点家丑不可外扬的念头,直接说道:“我那弟弟,并未跟我说过此事。”
“寒食江的谱牒品秩,只是与红烛镇那边的玉液江相当,想要补缺铁符江,我弟弟就要跳两级了,简直就是痴心妄想。”
“萧鸾,你怎么不直接谋划玉液江叶青竹的那个水神位置,就只是升一级,找陈山主就是了,他跟孙登先那么熟,这点面子肯定会给你的。”
萧鸾使劲摇头。此事绝对不可行的,万万不成。
你吴懿还是罪魁祸首呢!要不是当年你胁迫我去做那种没羞没臊的勾当,我萧鸾岂会不敢去找陈山主?
吴懿恍然大悟,嘿嘿而笑,“怨我,是得怨我这个强拉红线的媒人。”
萧鸾俏脸微红,咬了咬嘴唇。
吴懿说道:“坑是我挖的,那就我来填,我离开紫阳府之前,走一趟寒食江水府,看看他那边到底是怎么打算的,总之会我尽量帮你找个实缺,要么是帮你升一级,要么是个平调的肥缺,但是最后成或不成,我不做任何保证。一月之内,等我消息。”
萧鸾如释重负,与这位洞灵老祖诚心诚意道了一声谢,承诺事成之后,自己愿意鼎力推荐铁券河高酿升任白鹄江水神。
吴懿脸色微变,微微讶异,突然改了口风,问道:“如果我能够说服黄庭国皇帝,再与那大骊礼部谈妥,可以将紫阳府外边的数百里铁券河水域,全部划入你们白鹄江水府辖境,此外我还会与两个朝廷建言,顺势提升白鹄江神位一级,你愿不愿意?”
萧鸾眼睛一亮,有这等美事?!愿意,怎么可能不愿意?!
萧鸾小声问道:“只是高河神那边?”
吴懿不耐烦道:“我另有安排,肯定不会亏待了他。”
她心中冷笑,跟当年那场酒宴如出一辙,某人还是喜欢指手画脚,唯一的厉害之处,就是明明喧宾夺主了,却不会让人觉得得寸进尺。
只说这番运作,紫阳府这边是大大得利的,反正又不需要她吴懿去卖人情,其实都是落魄山那边,负责跟黄庭国和大骊礼部去谈此事。估计弯来绕去,还是那个与落魄山好像穿一条裤子的北岳魏大山君暗中出力?
如此一来,白鹄江等于兼并了铁券河,以后肯定会与紫阳府礼尚往来,而高酿同样是得了一份美差,天上掉馅饼的好事,方才吴懿听陈平安泄露天机,大骊朝廷很快会下旨给藩属黄庭国,郓州那边会新多出一条朝廷封正立庙的大河,源头之水名为浯溪,高酿在铁券河这边卸任后,可以立即去那边赴任河神,重建祠庙塑金身,承受香火。紫阳府黄楮这厮运道不错嘛,先是自己一走,然后又等于多出两位各自提升一级的江水正神作为强力外援?
聊完了事情,吴懿看向那个看不出道行深浅的幂篱女子,问道:“道友是落魄山的谱牒修士?”
青同的清冷嗓音,从那幂篱薄纱如潺潺流水渗出,“不巧,我来自桐叶洲,就是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。”
离开紫阳府之前,陈平安作为回礼,赠送给吴懿一幅亲笔临帖。
至于那幅真迹,陈平安早就打算作为传家宝的,是当年从一位年轻县尉手中用酒换来的字帖之一。
陈平安甚至不舍得拿来“炼字”,一直珍藏在竹楼内。
字帖内容不多,就两句话,“若持我贴临水照,莫怕字字化蛟走。若持我贴夜间游,好教鬼神无遁形。”
钤印有两方闲章,“幼蛟气壮”,“瘦龙神肥”。
吴懿得此字帖,虽非真迹,却也难得露出一个真诚笑脸,破例与年轻隐官施了个万福。
随后陈平安带着青同来到了宝瓶洲东南地界。
青鸾国,有一座占地约十余亩的河伯祠庙,庙祝生财有道,是个很有生意经的,墙壁题字,价格不一,得看“地段”。
而且题字之后,祠庙这边也会严加看管,好好保护起来,说是流传个几百年,肯定不成问题。
在第四进院落的抄手游廊中,墙壁上,除了狮子园柳老侍郎的墨宝,不远处的白墙上边,有三种字迹。
故地重游,陈平安双手负后,看着墙上的题字,眯眼而笑。
裴钱的题字,第一笔的一横,就歪斜了,认认真真写了四个字,“天地合气”。
最后写了句“裴钱与师父到此一游”。
看到那四个字后,青同难得主动生出几分心虚。
因为在一幅化境画卷中,陈平安与纯阳道人有过一番对话。
吕喦当时言语一句,“精神合太虚,道通天地外。气得五行妙,日月方寸间。”
好像刚好可以凑出“天地合气”四个字?
朱敛以草书写了一篇雄文,百余字,枯笔淡墨,一鼓作气,如龙蛇走飞。
陈平安则是规矩端正的楷书。
青同掀起幂篱一角,抬头看着墙壁上的那两个长句,心中默念一遍后,问道:“是你写的?”
陈平安点头道:“就是有感而发。”
青同说道:“这座河伯祠庙,定然受益不浅。”
陈平安没有去河伯祠庙主殿,只是在原地,从袖中摸出三炷水香,点燃后,烟雾缭绕,冉冉而起。
约莫是不愿意打搅此地河伯,陈平安有意隔绝出一座小天地,等到三炷香燃尽,这才带着青同离开祠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