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小说网
最新小说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玄幻小说,尽在久久小说网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剑来_分节阅读_第1906节
小说作者:烽火戏诸侯   小说类别:玄幻小说   内容大小:11.3 M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1-30 00:05:46

  曹涌自然不知内幕,依旧为年轻隐官率先介绍那条船上乘客的身份。

  两位水神,都是有资格开府的湖君,一位治所是那邻近钱塘江的青草湖,位于龙游县和乌伤县附近,女子水君名为竹湘。

  另外一尊湖君,名为王象晋,治所在那当涂县的碧螺湖。

  另外三位,都不是宝瓶洲本地修士,其中有来自南婆娑洲醇儒陈氏的陈真容,擅长画龙。

  此外是两个来自中土神洲,女子修士名为秦不疑,还有一位自称洛阳木客的汉子,是个包袱斋。

  那三位外乡修士,其实之前就来过这边做客,只是陈真容临时起意,说是要去游历一趟龙游县。在上古时代属于姑篾之地,设置为太末县,后来数次改名,最终才定名为龙游。

  大雨滂沱,天色晦暗,浮客危坐,归舟独行。

  江水中有一条乌蓬小船随波起伏,白雨跳珠乱入船,看上去随时都有倾覆之忧。

  船上有五人正在饮酒,谈笑自若,他们自然都是得道之士,神仙中人。

  闲聊之事,也与修行有关,只是各执己见,是说那飞升之下总计十二境,到底是哪个境界最为关键。

  有人说是那下五境中的留人境,经由柳七首创,再由某人拓宽道路,可以让修士一步登天。

  又有人说是中五境第一层的洞府境,理由是我辈修行一事,往难了说,脚下道路何止百千条,旁门左道,歪门邪道,道多歧路,可究其根本,不过是开门、关门两事,关了门,身与道心,皆幽居山中,一旦开门,万丈红尘,红尘滚滚,更是修行,与那佛法之大乘小乘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  也有人说当是观海境最为重要,修行之人,开始登山,在此境界如楼观沧海,境界不高,却反而是气魄最大的一层,只说那无名氏传下的其中半句“九洲居中,如蛇盘镜”,是一种何等广阔的视野,之后诸多境界,就算是那上五境的玉璞、仙人两境,所处位置高则高矣,其实依旧不能与之相提并论。

  见那陈平安并不排斥此事,曹涌便带着他与那青同道友一起离开洞府,来到岸边,迎接那条即将靠岸的小船。

  疾风骤雨,白昼如夜,他们一行三人都不用施展什么障眼法了。

  船上五位,瞧见了岸上三人后,须臾间,便是香气环旋,有女子身姿婀娜,天然辟水,无需任何雨具,飘来岸边,看着那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男子,竟是有几分脸色腼腆,她伸出手指捋了捋鬓角,眼神熠熠光彩,柔声道:“水府幽深,偏居一隅,小神暗昧,风鬟雨鬓,惨不忍睹。”

  青同在心中啧啧不已。

  陈平安微微低头,抱拳笑道:“见过青草湖竹湘水君。”

  碧螺湖水君王象晋,身材修长,只是覆有面具,上岸后,见到那位青衫客,如书生见书生,作揖行礼道:“让陈先生见笑了。”

  王象晋生前是一介文弱书生,并无功名在身,也非战场英灵,属于志怪小说里边最典型的那种福缘深厚,因缘际会之下,嫁入旧碧螺湖内的龙宫水府为婿,龙君在寿终正寝之前,便逊位于王象晋,因为相貌生得文质彬彬,龙君担心王象晋无法慑服水怪,赠予一张鬼面,戴上之后赤面獠牙,狞如夜叉,是件水法至宝,让那女婿昼戴夜除,既可辅助修行,亦能震慑群雄。继位水君之位,其神立像,便是覆鬼面的姿容,祠庙内其余陪祀从神亦然。

  陈平安作揖还礼,微笑道:“久闻碧螺湖水君大名。”

  那背木枪、腰佩白杨刃的中土女修,与神色木讷的包袱斋,都只是与年轻隐官点头致意,陈平安也就跟着点头致意。

  有那酒糟鼻的陈姓老人,倒是爽朗笑道:“陈山主,咱俩算不算远方亲戚?”

  陈平安笑道:“能算,就是比较勉强。”

  老人玩笑道:“难怪阮铁匠最不喜欢聊你的事情。”

  陈平安笑容如常,也不搭话。

  老人突然问道:“先前我们几个,在船上聊十二个境界里边,到底哪个最重要,陈山主是个什么看法?”

  陈平安神色认真道:“都重要。”

  老人愣了愣,竖起大拇指,“高见!”

  之后曹涌便让他们先去府上,自己则要为年轻隐官送出一段山水路程。

  陈平安离开七里泷之前,与这位淋漓伯询问一事是否可行。

  老蛟双手扶住腰间玉带,神色洒然道:“有道之士证道得道,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”

  在征得老蛟同意过后,陈平安便一挥袖子,风雨骤然停歇片刻,金光点点,化做一条金色长河涌入袖中。

  历史上曾有先后一千多位文人骚客,留下了两千多首诗词。

  而那些被地方府志县志记录在册的诗词,文字多达数十万,如获敕令,便从一本本书籍中好像“剥离”出来。

  曹涌见此异象,哪怕陈平安与那青同道友已经离开,依旧站在原地,久久没能回过神,心中感慨万分,不曾想年轻隐官在剑术、拳法之外,道法亦是如此不俗。

  ————

  廊道中,吕喦问道:“至圣先师之前就见过邹子了?”

  “见过了,还聊了几句,最后邹子与我说了句硬话,‘同桌吃饭,各自端碗。’”

  至圣先师点点头,“因为我先与邹子说了句软话,‘你一个算命的阴阳家术士,就不要欺负我们的儒家弟子了。’”

  纯阳道人发现身边的至圣先师,好像心情不错,满脸笑意,好不容易才忍住不笑出声。

  纯阳道人问道:“至圣先师,是看到了什么……未来景象?”

  “看了些过往,看到了所有的修道之人,所有的凡俗夫子,我们每一个人,站在这大地之上,就像一座座……山峰,我们无一例外,都是顶天立地的姿态,各有高低罢了。我们不管遇到任何事情,即便低头,弯下腰去,依旧是脚踩大地,背负青天。”

  至圣先师微笑道:“至于未来事,看破不说破,说破就不灵。”

  那是无数条细微的轨迹路线,造就出无数幅模糊不清的画卷,最终却在某一处重叠、聚拢为一。

  天地间云雾散去,依稀可见有人领衔,数道身影紧随其后,渐次登高。

  但是在这之前,至圣先师又看出了某个不同寻常之处。

  至圣先师忍不住拍栏而笑。

  那幅画面一闪而逝,是之前三教祖师联袂去往骊珠洞天旧址,当时在小镇之内,三人之中,唯有道祖见了陈平安。

  道祖与陈平安并肩而行,一起走向那条泥瓶巷。

  最终道祖止步于小巷之外。

第931章 吾为东道主(上)

  黄庭国,一处小县城内,县名遂安,遂愿之遂,平安之安。隶属于严州府,而这严州府又是黄庭国出状元、进士最多的一处文教胜壤,此县不通大驿,但是多书香门第,在陈平安进入县城之前,就可以见到一处屹立在小山顶上的文昌塔。

  自古文风鼎盛之地,往往就是这样,不见城镇先见文昌塔。

  青同散开神识,将这县城内打量一番,好像怎么看都不像是要说是那“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”,可是以青同的境界和眼光,照理说也该瞧出几分端倪才对,只是县城周边的河水溪涧,好像连个河婆都没有,一县之地,灵气稀薄至极,武运更是惨淡,完全可以忽略不计,文运倒是有那丝丝缕缕的迹象,只是不成气候,多是祖荫庇护的一种绵延传承,来自某些敕建牌坊楼,以及那些悬“进士及第”的祠堂匾额,陋巷贫寒之家也有些,青同愈发疑惑不解,莫不是自己眼拙了,有那不出世的山巅大修士、或是功德圣人之流在此隐居,故意遮蔽了天机?

  青同便忍不住问道:“我们这趟是要找谁?”

  陈平安笑道:“不找谁,就是随便看看,等到桐叶洲下宗事了,我回了落魄山,将来会来这边久居……也不算久居,有点类似衙门的点卯吧,在一处乡塾里边开馆蒙学。”

  之前陈平安暂借陆沉一身道法,以十四境修士的姿态,在那场远游途中,就相中了此处,黄庭国本就与旧大骊版图接壤,距离落魄山不远不近,打算将来就在这边当个教书匠。

  青同误以为听错了,“乡塾蒙学?!开馆授业,当个教书先生?”

  要说一个暂无文庙功名的陈平安,是即将住持儒家七十二书院之一,担任书院山长,甚至都没个副字,青同都不至于如此震惊。

  陈平安点点头,“就我这点学问,半桶墨水晃荡的,当然就只能教教蒙学孩子了。”

  青同哪里会相信陈平安的这套措辞,立即提起精神,觉得自己方才那番神识巡游,肯定是马虎了,错过了某些痕迹,故而未能找出此地的真正奇异所在,刹那之间,整座遂安县城就被青同的一粒芥子心神给笼罩其中,衙署祠庙,宅邸街巷,各色店铺,甚至连那些古井底部都没放过,只是依旧寻觅无果,几个眨眼功夫过后,青同犹不死心,将县城外的几处山头、流水都一一看遍,山岭、河流之来龙去脉,都仔细勘验一番,终于收起神识,试探性问道:“你是相中了某位前途无量的修道胚子?”

  陈平安打趣道:“你要是跟着我崔师兄混,一定可以混得风生水起。”

  青同听出言下之意,是在说自己无利不起早呢。

  陈平安双手笼袖,带着青同步入县城内,双方如无境之人入无人之境。

  街上熙熙攘攘,因为是大年三十,哪怕两边铺子都关了,依旧处处热闹喜庆。

  陈平安说道:“先前路过此地,在县衙那边翻了几本地方县志,已经百余年没有出一个进士了,就像一个收成不好的荒年。”

  青同这才记起在那十二幅山水幻境画卷中,这位出身文圣一脉的年轻隐官,显然对科举制艺一道,极为熟稔。

  难不成真打算在这儿当个隐姓埋名的乡塾夫子,成天与一些穿开裆裤、挂鼻涕的孩子厮混?

  堂堂两宗之主,文圣一脉的关门弟子,然后花几年甚至十几年功夫,就只是为了栽培出一位所谓的进士老爷?

  陈平安自顾自说道:“化名想好了,就叫窦乂。”

  青同问道:“是益稷篇里边‘丞民乃粒,万邦作乂’的那个乂?”

  陈平安似乎小有意外,咦了一声,“不曾想青同道友的学问,相当不浅啊。”

  青同抽了抽嘴角,“隐官谬赞了。”

  陈平安说道:“谬不谬不清楚,反正赞扬是真。”

  青同一想到先前七里泷岸边,年轻隐官与陈真容的那句“都重要”,便安慰自己,比上不足比下有余。

  青同笑问道:“隐官大人要是致力于科举,能不能连中三元?”

  陈平安想了想,说道:“连中三元?想都不要想的事情,要是在大骊王朝,别说一甲三名了,我可能考取二甲进士都难。可要说在这黄庭国,帮着遂安县带回一块进士及第匾额,还是有几分希望的。未必是我才学多高,只不过制艺一途,越是小国诀窍就越多,是有捷径可以取巧的,试卷上边的字体,馆阁体是有细分门道的,可以根据座师房师阅卷官们的学问脉络,来做安排,反正都可以投其所好。”

  青同说道:“听说你的嫡传弟子当中,有个叫曹晴朗的读书种子,曾是大骊王朝的榜眼?”

  要是早这么会说话,我早就请青同前辈喝酒了。

  陈平安笑道:“补充一下,曹晴朗除了是殿试的榜眼,还是先前那场京城春闱的会元,所以说皇帝宋和的眼光真心一般。”

  要是选中曹晴朗为状元,上次在京城那场婚宴上见面,自己哪怕不答应那件事,但是怎么都会起身相迎吧。

  只说之后在春山书院,陈平安与先生闲聊,说起此事,不都是差不多的说法?一个为学生,一个为再传弟子,都打抱不平呢。

  带着青同一路娴熟穿街过巷,期间陈平安没来由问起一事,“先前在酒肆里边,你好像跟仰止聊起了小陌,聊得还挺开心?是有什么……掌故?”

  青同摇头道:“没有!绝对没有!”

  明摆着是此地无银三百两。

  陈平安笑道:“说说看,我保证不给小陌当通风报信。”

  关于小陌的事迹,别说浩然天下没有任何记载,就算是在蛮荒天下,山上都没什么流传开来的小道消息,不然避暑行宫那边,肯定会记录在册,加上小陌又极少聊自己的事情,

  青同依旧是摇头如拨浪鼓,只是突然间就笑了起来,赶紧伸出拳头抵住嘴巴,咳嗽一声。

  这可就是此地无银三万两了。

  陈平安斜瞥一眼,说道:“回头我自己问问看小陌。”

  青同生怕陈平安在小陌那边添油加醋,只得说道:“仰止说了件小事,说小陌早年曾经被一位女修纠缠。”

  陈平安马上眼睛一亮,追问道:“怎么个纠缠不清?她叫什么名字?”

  青同硬着头皮说道:“化名白景,至于她的道号,就比较多了,跟女子换衣裙差不多,更换频繁,比较出名的几个,有那‘朝晕’,‘外景’,‘耀灵’。”

  “反正我从没见过她,只是听说一些传闻,剑术极高,杀力极大,脾气极差。白景跟小陌一样,都是剑修,她还是那副‘纬甲’的主人,与小陌是差不多的道龄,她却要比小陌稍早跻身飞升境。曾经在蛮荒那轮大日之中开辟道场,但是无法久居,每过数百年就需要重建府邸,所以蛮荒天下的妖族,炼日拜月一道,其中半数修士,都绕不开她,需要孝敬这位剑修。”

  陈平安听着那位女子剑修的化名和那堆道号,好奇问道:“难道白景是那火精化身?”

  古怪神异,各有出身。
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共2666页  当前第1906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1906/2666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剑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