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高大青年手持银枪,狞笑道:“爹,少跟这家伙废话,由我杀了便是,胆敢坏我曹氏称霸一州的百年大业,死有余辜!”
崔瀺哈哈大笑,伸手指向那高大青年,“你这暴脾气,我喜欢……”
话音尚未落定,青年眉心处就出现不易察觉的一滴血珠子,高大青年正要运用神通加持手中的法器银枪,就只觉得眉心微微刺痛,刚要伸手去擦拭,就瘫软在地,没有什么奄奄一息,没有什么痛苦哀嚎,直接死绝了。
中年男子甲胄光芒更甚,整个人都像是笼罩在黄色云雾之中。
他另外一个有些书卷气的儿子,口诵咒语,手指掐诀,脚踏罡步,忙得很,很快身边出现一串熠熠生辉的文字,白色雪亮,首尾衔接,串联成一轮满月,将他护在其中,不但如此,空中还浮现出一条通体火焰缠绕的小火蟒,绕着年轻人飞快旋转,还有头上那顶古朴高冠,绽放出一股五彩光芒,然后如泉水喷洒,笼罩住年轻人四周。
里里外外,上上下下,层层防御,手段迭出。
崔瀺给那年轻人的保命手段给逗乐了,“你小子倒是怕死得很,怕死好啊。”
依旧是不见任何动静。
怕死的年轻人眉心同样出现一粒“朱砂”,瞬间气绝身亡。
崔瀺笑眯眯道:“做了鬼,以后自然就不用怕死了,别谢我。”
那中年男子飞奔而逃。
崔瀺根本不屑追杀,现在的他惫懒得很,以至于连赶尽杀绝都觉得麻烦。
崔瀺没有着急走入书楼,而是在门外站定,腰间的酒壶挺沉,装满了酒水。
来的路上,崔瀺又买了两斤散酒,因为离开大隋京城后,喝完了那壶酒,当时车厢内倒是还有好几坛子好酒,可从不能撅起屁股把脑袋进入酒坛饮酒,崔瀺就干脆留着酒壶没丢掉,久而久之,倒是用出了一些感情,在那之后就一直在路边酒肆买些散酒,没办法,如今崔瀺得跟陈平安借钱,他可没有什么碎银子,空有一座金山银山却进不去,在成为五境练气士之前,崔瀺都只能干瞪眼。
崔瀺摘下酒壶痛饮了一大口,向前走入,跨过门槛。
那条感知到威胁的火蟒已经缩回书楼,天空中的闪电雷云便弱了几分气势。
崔瀺走向一楼的楼梯,叹气道:“少年不知愁滋味,爱上层楼,再上层楼,又上层楼,更上层楼。”
当崔瀺走到第五层的时候,就不再往上走,坐在楼梯上,神色郁郁,死活不愿登顶了。
四楼五楼之间,缓缓探出一颗猩红色的硕大头颅,双眼漆黑如墨,它小心翼翼望向那位神通广大却心狠手辣的白衣少年。
崔瀺转头望向那条火蟒,惋惜道:“当年我们家里,如果有你这样的存在,能够陪我说说话解解闷,那么我可能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。”
火蟒把下颌轻轻搭在地板上,做出竖耳聆听的谦卑姿态,很通人性,而且比起志向是“争霸一州之地”的曹氏父子,显然这头畜生要更加有眼力。
崔瀺笑问道:“打断了你的长生路,害你错过了这次的天时地利人和,你不生气?”
火蟒微微摇晃头颅,整个五楼随之震动,灰尘四起。
崔瀺点头道:“你是有慧根的,如果你执意蜕皮,江中水蛇成功的机会比你大很多,到时候你数百年苦苦修行,就沦为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下场喽。”
在崔瀺所坐位置更高的楼梯上,有一位约莫六七岁的青衣童子,瞳孔竖立,他蹲在楼梯把手上,望向崔瀺的背影啧啧道:“哇,你这外乡小子,不但出手狠辣心肠歹毒,而且眼光还很不错呀,还晓得本尊的厉害。”
火蟒大为惊骇,好不容易才忍住躲回楼下的冲动,整条身躯都在微微颤抖。
没了曹氏父子的保驾护航不说,如今不得不强行断去蜕皮过程,正是最为孱弱的阶段,而那家伙竟然还潜入了曹家,自己如何是他的对手?
崔瀺转头笑道:“调皮。”
青衣稚童一脸茫然,伸出指甲锋利如小锥子的手指,指向自己,“你小子说我?”
下一刻,青衣稚童双手捂住额头,不断有鲜血渗出指缝间,从楼梯栏杆上跌落到五楼,满地打滚,整栋书楼都开始晃动起来。
崔瀺从袖中掏出一物,没好气道:“行啦,别装了,再这么调皮,我就真让你去见阎王爷了。”
那青衣稚童骤然间停下滚动身形,起身后拍了拍衣袖,问道:“你到底想要如何?我可是与城外的那位江水正神关系莫逆,与他称兄道弟两百多年了,比这个连城隍爷都不敢见一面的小丫头片子,要强太多太多,你小子修为不错,有资格当我府上的座上宾,如果今天帮我,让我吃掉它,以后这州城内外千里,你想杀谁就杀谁……”
青衣童子像是喉咙被人掐住,半个字都说不出口,死死盯住那白衣少年手中之物,吓得失魂落魄,两条腿开始打摆子,那条火蟒更是变成一位粉裙女童模样,身躯蜷缩在楼梯口,瑟瑟发抖。
崔瀺手中拿着一方古老砚台,盘踞有一条长不过寸余的苍老瘦蛟,若是仔细聆听,竟然能够听到货真价实的轻微酣睡声。
对于青衣童子和书楼火蟒而言,那一声声凡俗夫子不觉得异样的酣睡声,落在它们耳中,简直比天雷还可怕。
崔瀺低着头,双指捻住一枚金光焕发的“绣花针”,在古砚边沿摩擦,带起一连串电光火石,像是在用砚台砥砺锋芒。
崔瀺伸出砚台,“乖乖进来吧。”
火蟒化身的粉裙女童背靠墙壁,艰难起身后,不敢挪步。
青衣小童问道:“有没有好处?”
崔瀺点头笑道:“有啊,比如活下去。”
青衣稚童沉声说了一个好字,然后……就撞破五楼窗户,飞掠出去。
之后则是一缕两三尺长的金光,紧紧尾随其后,透过窗户一起向城东外掠去。
片刻之后,城外东边的大江之中,掀起惊涛骇浪,时不时有血水四溅。
正在城门口喝茶的陈平安立即付钱结账,飞奔赶往城内。
结果发现“芝兰”府邸连看门的人都没有,陈平安一路畅通无阻,最后来到那座高耸阁楼,刚好看到崔瀺亲手牵着一个粉裙女童走出来,大概是为了贪图享受,崔瀺将书箱转让给了个子小小、身材纤细的小女孩,自己两手空空,只有腰间的酒壶。
崔瀺一拍脑袋,让背着书箱的女童去拿几本灵气最足的古书,然后坐在书楼门槛上,喝着酒,抬头笑道:“先生,说吧,我听着呢。”
陈平安问道:“知道为什么让你跟我一起返回龙泉县吗?”
崔瀺大口喝着酒,用手背擦拭了一下,“知道啊,怕我不长记性,还是心怀叵测,会在大隋的新山崖书院闹出幺蛾子,你不放心李宝瓶他们三个。所以宁肯自己睡觉都不安生,也不愿意那些孩子出现意外。”
陈平安看着崔瀺。
崔瀺无奈道:“喂喂喂,猜出这种答案很难吗?先生别用这种眼神看我好不好,哪怕只有丁点儿的惊讶,都是对我崔瀺的侮辱啊。”
陈平安犹豫了一下,最后说道:“如果你愿意诚心诚意保护他们,从今天起,我就答应你当我的学生。”
崔瀺高高扬起酒壶,“一言为定!”
陈平安皱眉道:“还是算了。”
“就因为我答应太快?”
崔瀺冷笑,“别急着反悔,我在跟你偷偷离开马车的那一刻,我就已经猜到这一步了,我这根本不叫喜出望外,而是深思熟虑多时的结果。所以你别觉得我在敷衍你陈平安,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我留在大隋京城,本来就是我自个儿预定的一步棋,你以为我一路上,自己跟自己下棋,好玩啊?说出来我怕吓死你,那可是大骊在跟大隋下棋!这一局棋,关系着两大王朝的国运走势!”
崔瀺叹了口气,“不过话说回来,以身涉险,在龙潭虎穴里头逞英雄,本来不是我的风格,但是没法子,说到底篓子是我自己捅出来的,交由别人收拾烂摊子,我未必放心。”
崔瀺苦着脸道:“先生,如果我真的在大隋京城死翘翘了……”
陈平安认真道:“我会争取帮你建一座衣冠冢的。”
崔瀺愕然,小声嘀咕道:“他娘的衣冠冢都知道了……这一路跟着李宝瓶林守一,书真没白读!哈哈,不愧是我先生,学得快。”
陈平安问道:“对了,墓碑上是写崔瀺,还是崔东山?”
崔瀺满脸惶恐,“呸呸呸!”
然后崔瀺笑道:“知道先生会走出这一步,所以学生我连离别赠礼都准备好了。方才那女娃儿是火蟒出身,自幼就汲取书香气长大,性子很温顺,以后给先生当小书童,是最合适不过了。其余那个,差不多的出身,性格暴戾一些,这一路返回龙泉县城,身边就需要这么个能打的嘛,能够帮着先生逢山开山逢水过水。骊珠洞天对它们而言,诱惑力还是很大的,将来等它们进了先生的地盘,就容不得它们不听话了,不过需要先生稍等片刻,那条江中水蛇,很快它就会自己跑到这里来磕头认错。”
陈平安有些心情复杂。
“你是坏人,而且比我聪明太多,所以比我更知道应付坏人,我希望你回到书院后,真的能够护住宝瓶他们。”
陈平安眼神诚恳,深呼吸一口气,就以江湖气十足的抱拳姿态说道:“如果你能做到,那我在这里先谢你!”
“先生愿意做此决定,就是真的认可了学生,哪怕只有一点点而已。先生要学生做什么,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何须言谢?”
崔瀺起先有些嬉皮笑脸,但是看到满脸正经的陈平安后,立即收敛玩笑,抖了抖袖子,郑重其事地作揖,大袖垂下,如鹤垂翼,潇洒绝伦,沉声道:“学生拜别先生!先生一路保重!”
第164章 近朱者赤
粉裙女童抱着一大捧古书跑出阁楼,看到这一幕后,望向陈平安的眼神就有些惧意。
与此同时,从天空摔落一位青衣小童,衣衫褴褛,狼狈不堪,在他身边有一抹金光流转不定,像是押解犯人的凶狠兵丁。
青衣小童躺在地上气喘吁吁,抹去脸上的血水,转头望向那条根脚不明的过江龙,眼眸之中戾气难消,这也不奇怪,在城外大江中作威作福数百年,突然给人揍成一条丧家犬,心胸之间自然愤恨难平。
崔瀺打了个响指,那抹金光如燕归巢,飞回他袖中。
看到陈平安有些疑惑,崔瀺笑道:“先生可曾记得野夫关外,我跟先生吹嘘拜师礼有多丰厚,就有说到这柄暂时无主的本命飞剑,名为‘金秋’,品相不俗,无需太高境界就能驾驭,运转如意。”
崔瀺咧咧嘴,颇为得意,“飞剑的上任主人,曾是一位中土神洲当之无愧的剑仙,是个棋痴,兴许是脑子给门板夹到了,竟然想着改弦易辙,由剑修转入棋道,奈何棋艺不精,与我赌命赌了一场,便输给我这把飞剑,不过说到底,他亦是想要破釜沉舟,不愿与这飞剑有任何的藕断丝连。”
陈平安好奇问道:“那么这把‘金秋’,林守一能不能用?”
崔瀺一阵牙疼的模样,“先生,可没你这般偏心的,林守一当然能用,可由他来炼化驱使,肯定暴殄天物啊,学生我舍得给先生,万万不舍得给林守一这外人。”
粉裙女童和青衣小童心有灵犀地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震惊。
中土,剑仙,棋道,赌命。
这些词汇串在一起,足够惊世骇俗了。
陈平安环顾四周,看不出异样,准备离开,继续赶路。
“先生稍等片刻,容我先把道理讲透,也好让先生接下来的返乡之路,不会因此横生枝节。”崔瀺思量片刻,又拿出那方原本是伏龙观镇山之宝的砚台,对黄庭国这双火蟒水蛇下令道:“速度将真身放入其中,我的耐心不太好,我的规矩是事不过二,如果再敢拖延,可别怪我……”
这还没说几个字,崔瀺就杀心四起,只想着干脆一巴掌拍死那青衣小童,来个眼不见心不烦,毕竟按照龙泉县城的谋划,能够与那条老蛟搭上关系,就已经足够,眼前这火蟒水蛇,道行不高,化蛟都未完成,远远比不得大水府的寒食江水神,说到底它们的捕获,不过是锦上添花的小添头而已,一开始是如今方寸物里的宝库打开不了,就想着给“自家先生”降伏两个小家伙,哪怕没大用,以后养在身边,帮忙看护山头,加上骊珠洞天的特殊出身,勉强可行。
所以他崔瀺还真不在乎它们的死活,如今先生已经是先生,学生已经是学生,崔瀺无比清楚陈平安的性格,真是茅坑里的石头,又臭又硬,不认可自己,就是给他一万条火蟒水蛇都没用,如今认可了自己,没了两个无足轻重的小家伙,根本不碍事。
想到这里,崔瀺有些百感交集,跟陈平安打交道,说累那是真的心累,感觉比搬动五岳还吃力,但是当自己跨过某道无形的门槛后,就又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,竟然能会让大骊国师如此老谋深算的人,生出一些……心安。
眼见着金光流泻-出白衣少年的袖口,那青衣小童赶忙起身,跪地磕头,“恳请仙师饶命,小的愿意给仙师们赴汤蹈火,肝脑涂地,虽死不悔!”
在这座芝兰府藏书楼看遍万卷书的粉裙女童,有些耻与为伍的心思,她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妖怪,嚅嚅喏喏,有些不知所措。
崔瀺懒得跟那水蛇小崽子废话,抬起砚台,“我数三声。”
粉裙女童略作犹豫,从眉心处窜出一条细如丝线的火焰小蟒,掠入砚台,然后脸色雪白,身形摇摇欲坠。
青衣小童见状,只得老气横秋地叹了口气,唠叨着“罢了罢了,识时务者为俊杰”,只见他七窍生烟,最终凝聚为一条比火蟒略粗的乌青小蛇,飞入砚台,一蟒一蛇在砚台内蜷缩起来,丝毫不敢动弹。
毕竟砚台边沿,有条老蛟盘踞酣睡,那可是他们这一类妖物的老祖宗,说不定还是隔着十八代那么远的。
崔瀺收起大骊死士半路送来的砚台,冷笑道:“别不知好歹,不过是受了点约束,就能够借此砥砺境界,换成是别洲蛟龙之属的妖物,若是有你们俩这份机缘摆在面前,早就苦苦哀求得把头磕破。”
自幼就在书楼这方寸之地长大的粉裙女童,作揖感谢。
从来就逍遥散漫、生性野惯了的青衣小童撇撇嘴,不以为然。
崔瀺对此视而不见,玩味笑道:“大骊龙泉县知道吧?骊珠洞天破碎下坠后的那个地方,我家先生是那里的土财主,拥有五座山头,还收藏了不少灵气饱满的蛇胆石,这玩意儿,是世间最后一条真龙的灵血凝聚而成,它的价值,你们自己掂量掂量。所以这一路,好生伺候着我家先生。”
粉裙女孩眼前一亮,对着陈平安弯腰拜了一拜,满脸喜气,“奴婢愿意追随先生。”
青衣小童更加干脆利落,扑通一声,跪下磕头,砰砰作响,“老爷,缺不缺暖被窝的美妇丫鬟啊,我认识好些,便是修行中人都不乏其人,只要老爷点个头,我这就给老爷掳抢……哦不,是给老爷用八抬大轿请过来。”
陈平安揉了揉额头,瞥了眼崔瀺,难道是物以类聚?怎么尽招惹这些个混不吝的怪胎。反观自己身边,宝瓶,李槐和林守一,都很正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