杀青一脸恍然,悄悄低头瞥了眼自己的靴子。
彩衣女子震惊道:“这个家伙到底有没有脸皮?!”
矮小汉子立即抬起头,正色附和道:“是不要脸。”
道路上,阿良刚要取出走马符,就给李槐伸手掐住脖子。
阿良拍打李槐的胳膊,委屈道:“李槐老弟,你弄啥咧?!”
李槐加重力道,嘿嘿笑道:“长脸了,今儿大爷我算是长脸了。到了泮水县城那边,咱俩就各走各的,你千万别说认识我啊。”
阿良只得踮起脚尖,伸长脖子,拍胸脯保证道:“没问题,我逢人便说自己不认识李槐。”
李槐气笑不已,身体后仰,阿良几乎就要两脚离地了。
估计郁泮水看到这一幕,都要老泪纵横。
那条嫩道人,对李槐的敬仰之心,油然而生,自家公子,了不得,人中龙凤!
先脚踹老瞎子,再掐阿良脖子,关键是这俩都没个还手啊!
李槐松开手,问了个问题,“有那么多人参加议事?”
阿良犹豫了一下,心声道:“其实有两场议事。一场人多,一场人少,会很少。”
————
还差两天就要文庙议事了。
功德林。
老秀才坐在石凳上,正在碎碎念叨,文庙这边都是吃干饭的吗,竟然找不到一条夜航船。
不过扳手指头算一算,左右和君倩也快到了。
百无聊赖,老秀才就自己跟自己下棋。
禁制蓦然一开,老秀才转头望去,出现了两个再熟悉不过的身影。
刘十六的开山大弟子,那位小精怪暂时被安置在别处,毕竟功德林不是寻常之地。
左右和君倩同时作揖道:“见过先生。”
老秀才没能瞧见最想见的关门弟子,便转过头,盯着棋局,假装没看见,没听见。
片刻之后,两位弟子依旧作揖不起,老秀才蓦然而笑,使劲招手道:“杵在那儿作甚,来来来,与先生手谈一局。”
君倩打算走到先生身后,被左右喊了一声师弟,只得坐在先生对面的石凳上。
不料老秀才站起身,把位置让给左右,说你们师兄弟不常见,你们下一盘棋。
老秀才一边胡乱指点棋局,一边绕着桌子缓缓而行,拍了拍左右的肩膀,也拍了拍君倩的脑袋。
老人没有多说什么。
一局棋过后,老秀才看了眼棋局,双手负后,十分满意,在自己的指点之下,两位弟子下出了一局精妙至极的棋局啊。
文庙这边,极为罕见地连开数道禁制,然后出现了一道虹光身影,竟是能够直奔功德林。
老秀才猛然抬头。
一袭青衫,头别玉簪,背剑远游至此。
青衫剑客陈平安,作揖道:“弟子陈平安,拜见先生。”
老秀才快步向前,双手攥紧那个关门弟子的手臂。
左右和君倩都已起身。
老人轻声道:“很好,很好。”
此次文庙议事,礼圣亲自邀请之人,其实只有两位。
一个岁月悠悠,已经修道两万余年。一位如今才四十二虚岁。
白泽。
文圣一脉,隐官陈平安。
第784章 议事
老秀才转头埋怨那俩傻子,“杵那儿干啥,还不快来见一见你们的小师弟!”
老秀才依旧一手攥着关门弟子的胳膊,舍不得放开。
左右和刘十六快步走到先生身边。
刘十六与那小师弟微笑点头,总算见着一面了。
陈平安立即作揖道:“见过君倩师兄。”
这位头次见面的师兄,在落魄山那边,帮着挣了一大笔金精铜钱。
左右板着脸说道:“能耐不小。”
陈平安起身后,看了眼先生。
老秀才跳起来就是一巴掌打在左右脑袋上,“你这当师兄的,怎么跟小师弟说话呢,都会阴阳怪气了,谁教你的,啊?!”
左右纹丝不动,犹豫了一下,说道:“一半是真心话。”
老秀才发现自己那个关门弟子,还是有些委屈,立即就朝左右嚷嚷道:“另一半呢,给你吃掉啦,有本事就吐出来!说啊,先生一定主持公道,绝不偏袒谁……”
左右只得违心说道:“那就都是真心话。”
刘十六对此秉持一个宗旨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跟我没关系。
左右和陈平安师兄弟两个,真要打起来,自己再劝架不迟。
谁都无法想象,其实文圣一脉,师兄弟几个里边,脾气最好的,是左右。
所以挨打挨骂最多的,也一直是左右。
当然左右除了在先生这边,也绝不是什么打不还手骂不还嘴就是了。
师门之内,还稍微好点,只要出了文圣一脉,练剑之后的左右,那就完全是另外一个左右,没吃过亏。
符箓于玄门下嫡传,龙虎山天师府里边的黄紫贵人,白帝城韩俏色的嫡传,都有运道不济的剑仙胚子。
陈平安作揖道:“见过左师兄。”
左右微微皱眉,只是看在先生的面子上,不跟陈平安计较。
先生学生,四人落座。
陈平安瞥了眼桌上棋局,“先生肯定指点过两位师兄。”
老秀才笑得合不拢嘴,瞅瞅,什么是见微知著,什么是得意弟子,这就是了!
左右气不打一处来。
刘十六突然有些明白落魄山风气的源头所在了。
奇了怪哉,照理说先生也没太多亲传学问给小师弟,双方相处时间极短,小师弟怎么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?
老秀才这会儿就像眼中只有陈平安,说道:“先生在这边每天抓瞎,委实是脱不开身,没法子去找你。”
陈平安站起身,再次作揖不起。
老秀才叹了口气,站起身,轻轻拍了拍陈平安的手臂,轻声道:“别这样,不然先生要更加愧疚了。坐下聊,赶紧的。”
刘十六瞥了眼左右,果然脸色好了些。
刘十六再稍稍转移视线,望向那个青衫背剑的年轻人,正襟危坐,挺直腰杆,双拳紧握,放在膝上。
有一双会让人记忆深刻的眼眸,清澈明亮,就像落魄山的溪涧流水,就没有去不了的地方。
老秀才说道:“左右,君倩,说说你们的事情,别等着小师弟问你们。”
刘十六就大致聊了些重返浩然天下后的境遇,去落魄山,问拳于天,之后南下老龙城,再去了桐叶洲,在一处福地收了个嫡传弟子,最后去了趟蛮荒天下,到了那座剑气长城,刚好与师兄左右重逢,就一起来到中土文庙。
约莫半炷香功夫,陈平安竖耳聆听,期间只是详细询问了两事,桐叶洲的镇妖楼,以及那个君倩师兄的那位开山大弟子。
轮到左右,则话语不多,就一句话,“离开浩然天下后,在天外与人厮杀,都没死。”
陈平安小声问道:“萧愻如今身在何处?”
左右说道:“被砍到了青冥天下。”
陈平安无言以对。
那位剑气长城上任隐官的萧愻,是十四境,剑修。
即便萧愻的十四境,不是剑修追求的合道人和,那也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十四境。
而十四境修士的厉害,陈平安刚刚在夜航船那边领教过。
在师兄左右嘴里,与一位十四境剑修的捉对厮杀,好像就是相互换剑的事情,各砍各的,砍死为止……
一时间陈平安有些后悔,因为记起了当年在剑气长城的练剑过程。
左右说道:“曹晴朗治学严谨,心思澄澈。裴钱习武勤勉,没有浪费她的天赋。两人都很尊师重道。你收取的两位学生弟子,都不错。”
言下之意,学生的先生,弟子的师父,就未必“不错”了?
陈平安取出一壶壶酒水,给先生和师兄们一一递过去。
老秀才揭了泥封,双手捧住酒壶,仰头喝了一小口,笑眯起眼,轻轻点头,才一小口酒水,老人便有些陶醉醺醺然。
少而好学,如日出之阳。壮而好学,如日中之光。君子之学如蜕,幡然迁之。
老而好学,如炳烛之明。君子不恤年之将衰,而忧志之有倦。
眼前三位弟子,都让先生只觉得自身学问浅薄,没什么可教的了。
甚至一个一个都太好,连先生叮嘱他们要照顾好自己,都显得有些多余。
一条文脉衰落之际,被此文化所化之人,必感痛苦。
左右剑术是高,才情也高,却受限于自身性情。
君倩其实学问不差,脾气也好,适合传道授业解惑,却终究受限于那个异类身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