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哈哈,果然很是聪慧……莫急,先让你的小娇妻出去等候吧,这便来了。”
闻声,楚天箫看了一眼陆媚儿,她有些担忧地想说些什么,却最终还是点点头:“天箫哥哥,那媚儿……嗯,到你屋里等你。”
书院来客,于礼自然在最先就准备好了厢房,但这话出现在此情此景,却又是引得三老一阵笑。
对此,楚天箫满是无奈,陆媚儿倒是落落大方,依依不舍地看了楚天箫一眼,便先行离去了。
这之后,中央的一位老者站起身来,然后对着左手边的老者说道,“老三,这次你先出一题,我们两人先行一退,若是这位……嗯,楚小友……真能闯过你这一关,着他来第二层找我们,我们两人,再合出一题。”
左手边的老人点头说道:“好。”
三人说话之间,点了点头,便有两人在倏忽间离去,如同风过人影,飞鸟无踪,楚天箫完全看不清他们是如何消失的,不由得暗暗诧异。
但更让他关心的是眼前的这位老者。
按照先前那童子所说,这应该是最重武道秘籍收藏的“赵老”。
当下,就见此老微微点头道:“楚小友,老夫虽佩服你为妻求医之决心,然而心魔大誓并非儿戏,事关重大,老夫绝不会徇私舞弊,手下留情,这……你可能理解?”
“这个自然。”楚天箫点点头,抱拳说道,“恭请赵老出题。”
“哈哈……好。”赵老一声朗笑,便是伸出枯木一般的手,抚摸了一下须弥戒,瞬间,一道金光闪过,一本厚重的白书便静静躺在了楚天箫和赵老之间的一道小石桌上。
“这是……”楚天箫眼眸一亮,还未问完,赵老便已是缓缓开口说道:“这是一本秘籍,其中记载了某种世所罕见的遁法,其本身无益,却有助于你当前修习的,任何一种遁法的精研!”
此话一出,楚天箫顿时惊诧了一下,都不知该说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,还是书院积蓄果真丰厚了……
尽管很想立即翻看,可是他心志极坚,最终还是顶住了诱惑,将之缓缓放下。
“赵老……这,到底是何意?”
见状,赵老当即对楚天箫投去一个赞许的目光,而后才缓缓说道:“楚小友,这便是第一关了。”
“第一关,考的,便是你的悟性。”
“修炼之道,越到后来,需要的努力固然愈多,但占其关键的,却是悟性!没有悟性,再多的努力也是枉然,事倍功倍之例不胜枚举。”
“所以,老夫今次,便是要看看你有没有窥得大道的悟性!”
“若是没有,请尽早离去。”
“我等不与庸人方便!”
第六百八十七章严肃点
“这一本遁法秘籍,是用特殊的文字撰写的,悟性不足者,望之便是无字之书,根本无从下手。只有那些悟性高绝之辈,方能徐徐从‘无字之书’之中窥得些许字眼,悟性卓绝者,更是可在差不多两炷香之后,见得全豹,开始修习……”
“本题要考的,有两步。第一步,你需要从无字天书之中将真实字眼全部看出,然后抄写在一本蓝皮薄本之上。”赵老说到这里,便是一挥手,石桌上又多了一本小蓝皮薄本,然后他才继续说道,“只有你抄写完毕之后,才能开始探索其中精妙之处,这一步,我会给你的九炷香的时间,若你未能在此之前抄写完毕,那么此关便算失败……”
“而若你成功抄写完毕,接下来,便需要在十五炷香的时间内,对其领悟,最后告诉我你悟得之物,只要能说到其中一成精髓,那么此关你便算过了,即可前去下一关。”
“好了,规则已经说完,你可以开始翻看了。”
赵老说到这里,便是打了个哈欠,然后楚天箫便见石桌之上缓缓升起一个小香炉,其上袅袅飘香,显然,第一炷香已经开始燃起……
楚天箫沉思片刻,便是翻开了那本厚重的蓝皮薄本,然而,他并没有注意到赵老嘴角勾起的一丝笑意……
是的,这里面,有个很隐秘的小陷阱……
……
……
石桌一旁,楚天箫一手抓起一只狼毫,在香墨上如蜻蜓点水般一掠,而后便是将之攥在手心,开始缓缓翻看起那本厚书来。
此书竟有千页,虽然外表粗俗不堪,但其实不过只是掩人耳目的障眼法,楚天箫才翻开数页,便是微一诧异——却见每一页竟都是玉质,光滑明亮,手感极佳,又是剔透,将楚天箫一张脸颊都倒映了去。
“哦?连环玉简?”楚天箫伸手摩挲了两下,终于确认此书所用的材料全是记录道法所用的玉简,而且在其中品质也属上乘。不过,一般道法都是一卷玉简记载了事,真不知是何等奢侈之人,竟然捣鼓出这么一部千页玉简……
光此一部书,便可算价值惊人!
若是寻常人见之,恐怕心神马上就要为之牵引,但对于楚败家来说……
“还算马马虎虎吧……差不多赶上我最差的一枚须弥戒的十分之一价了……”
漫不经心地在心中点评了一句,楚天箫便是摇摇头,看了看香炉,而后便伸手摩挲起那些光滑玉简,试图看出点什么……
此时此刻,赵老嘴角的弧度更明显了一些,几乎就在同时,楚天箫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。
“怎么回事?无字?”楚天箫细看数息,神魂浸入其中,却始终未能看出一字……
是的,整片玉简光滑明亮,神魂感知之下亦是空无一字!
怎么会这样……
赵老一见楚天箫那副模样,顿时在心头好笑了一下——没错,这是他布的一个局!
事实上,这一本厚书,根本就不是什么遁法秘籍,而只是一本什么都没写的空白书籍,只不过奢侈地用玉简堆成而已。
而那本后来拿出的不起眼的蓝皮薄本,才是真正的遁法秘籍!
是的,这一关,可不止是在考悟性,更是在考——自信心!
不知道有多少书院学子在此关死活翻看,手不释卷,可是最终香烛燃尽都未能看出一字——当然,也根本没有字给他看。
这些人错便错在,对自己不够自信,还以为书页无字是自己天资未到火候……如此,当然失败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