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见这大太监从门口就开始跪行,一边跪一边磕头高呼:“恭喜皇上!贺喜皇上!”
黑羽军极端的很,不听从皇令,不效忠任何国家,却是一支战神般的军队。
前八代黑羽军的壮举说出来相当吓人,不是灭诸侯就是夺江山。
且从未失过手,一旦出击必将拿下目标,打了五百年从未有过败绩。
强大到令所有国家的君王都闻风丧胆!
这已经是第九代了。
黑羽军现在有了动静,还是如此大的动静,各国皇室都在慌,君王皆是夜夜难眠。
腾鹤帝不是一个人。
可如果主帅是皇帝本人,情况就不一样了。
皇上这个命令很明显是有意向,且有了初步计划。
大逆转!
“聒噪。”腾鹤帝喝斥了一声,而后内心激动的细细研究起了地图上的行军路线。
姜从海连忙闭嘴不敢多言,但面上的喜色压不下去。
皇帝若能成为黑羽军的主人,腾国必将更上一层楼,君王越是强大,他这大太监才能当的更威风。
可以提前庆祝了。
姜从海甚至都陷入了史上最威风大太监的幻想,只是不等他高兴多久……
腾鹤帝忽然‘腾’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身,情绪强烈并发出了巨大的动静。
姜从海:“?”
什么情况?
他茫然的看着皇帝,却观察不出究竟。
此时的腾鹤帝一颗心都快跳出嗓子眼,因为那地图上预测的黑羽军路线……
直指腾国东南!
东南!
又是东南!
岭山!!!
黑羽军的大本营不在腾国,而是在大陆的最中部,一片被众多混乱小国环绕的地方。
那里有个地下城,就是黑羽军上一个甲子的驻军之地。
地下城距离腾国遥远,路途复杂又艰辛。
可黑羽军竟然全军迁移,跋山涉水连续横穿数个小国,一路从中部直奔腾国东南。
那速度简直就是狂奔不歇,不要命似的赶路。
方向更是直的夸张,就一条路走到黑,笔直前行。
有山翻山,有河搭桥,有城直接兵临城下,要么城内主动开城门放行,要么就等着黑羽大军一路撞过去!
反正一点路都不绕。
坦荡的光明磊落,凶猛的无所畏惧。
气势磅礴如一股黑色洪流,只有一个字:
冲!!
腾鹤帝看的心惊肉跳,他发现所有线索都围绕着一个地方,指向了同一个人。
云阳公主暗中打听的人,天降异象的来源,声名鹊起的圣山女仙……
现在竟然连黑羽军也要去岭山?
难不成……
指示物在岭山?
萧染书?!!
腾鹤帝突然扭头瞪着姜从海,问:“萧染书姓吴?”
姜从海人都傻了,不理解这忽然的话题是怎么来的。
不过这位名叫萧染书的女子可真是厉害,一介村姑的名字,竟然频频从皇帝的嘴里说出。
死在皇家暗卫手中也算死得其所。
姜从海如此想着,问:“皇上,这跟萧染书有关?那要不要再派一批暗卫过去?”
第一批暗卫总不能死了吧?
反正姜从海不信。
腾鹤帝并未搭理他,而是在御书房的桌前走来走去的踱步,他眉宇紧皱,随着频繁变动方向的步伐而陷入深度思考。
信笺是飞鹰传书而来,速度比行军快。
消息传来的那一刻,黑羽军或许才刚进入腾国西部边境?
说不定还没踏进大腾国界……
挡是必然挡不住的,但可以用其他方法让其速度减慢。
比起遥远的边境,皇城距离岭山近多了。
来得及!
先下手为强,抢夺指示物!
没有魄力当什么皇帝?
姜从海这回是真揣摩不出圣意,只能站在旁边干看着,看着皇帝一个劲的绕圈走来走去。
皇帝不晕,他都要晕了!
终于,腾鹤帝脚步一顿,停了下来,并抬起手。
姜从海立即准备好。
下一秒,一个惊天的命令从腾鹤帝的口中说出。
…
次日,禁军出城。
第65章 雨夜
随着季节由春转夏,岭山的茅草屋更加生机盎然,那一方天井之上的天空愈发湛蓝。
前几日张大娘就说了城主长子过世的事,说的很玄,什么河水成精了跑到城主府一通乱杀,将那长子绞杀的不成人样,还说容城都传开了,城主一家必定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,引来了灾祸。
不然怎么会全家都死光?
萧染书没有去管传闻的迷信程度,反正对村民来说这是好消息。
现在已经入夏了,再过一段时间就是秋收,是关乎民生的大事,只要增税搁置了就好。
其他细节无所谓。
放了心的萧染书再次过上悠闲自得的日子,她没野心没志向,每天就吃了睡睡了吃,还胖了两斤。
时间一晃,一周过去。
今天要过节,萧染书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节,反正就是要庆祝一下。
全村都要搞活动,而且一连十几天,到时候晚上的村子会灯火通明,据说从山顶上往下看能看到整个村落亮起的灯光,非常漂亮。
今天张大娘一早就来了,给茅草屋各种装饰,说要仙子带头先开始,他们村里才敢接上。
萧染书询问节日的具体细节,得知还要拜神挂红彩带大灯笼,比过年还夸张。
张大娘小声道:“仙子,我们村今年过节不拜神……”
岭山十二村早就不去神庙了,只拜生祠殿的萧染书尊像。
萧染书思考,既然是风俗,那她也过。
吃火锅,吃满汉全席的火锅!
就在山上过,死宅隔山庆祝,下山是不可能下山的,这辈子都不想。
…………
傍晚。
岭山村的气氛热火朝天,入夏的这段时日是他们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,过完这个夏季就要迎来村民最期待的秋收!
今年跟往年大不一样,山脉变平原,商贾入驻岭山,建了生祠殿……
总之日子越来越好,村民都富有了起来。
于是今年的迎夏节办的尤其隆重,富商徐成根还搭了个戏台,请了人来表演。
张大娘一家有很多事要忙活,现在他们都是岭山村的核心村民,除了要帮忙张罗这次节日的装饰,还要负责计算每日流水席的花销。
虽然忙,但全家都高兴!
夜幕降临,村子里家家户户门口都挂上了灯笼,还是不同的颜色,点亮时绚丽多彩。
灯笼上画着吉祥图案,通过光亮照在门前的地面,将图案放大了数倍,甚是好看。
整个岭山村都亮了,一片喜庆祥和。
村里的一处空地搭建起了篝火,外面围了一大圈的桌椅,桌子上摆着流水席,日夜不间断的上菜。
戏台上表演着节目,有舞狮有戏曲,各种各样。
村民们都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,盛装打扮,或谈笑或看戏,热闹非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