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离得最近,脑子也快,立即冲上来想了结萧染书。
只要主帅一死,一切就结束了。
但萧染书像是开了挂,侧身就是长剑一刺,剑尖精准无比的刺穿了对方的心脏。
一剑杀了无为境。
她第一个开杀!
周围的黑羽军不再等待,与那些冲上来的禁军和暗卫展开了交战。
刀光剑影与血色弥漫的交错中。
萧染书将手中长剑归还给丁云阳。
看着横在自己眼前的佩剑,丁云阳心跳在加速。
耳边是不断厮杀的声音,或近或远。
但丁云阳好似听不见,看不到,所有的心神都被眼前画面吸引。
长剑之后,是萧染书看来的一双眼睛。
再之后,是漫天飞起的血珠。
一片血色之中,萧染书的眼神带着坚定与鼓励。
后世的丁云阳曾无数次想起今天的一幕,一辈子都忘不掉这双眼睛传递给她的信念。
“主帅!”丁云阳发现自己的声音在不自觉的颤抖。
萧染书:“拿起你的剑,与我一起战斗。”
丁云阳大声回应:“是!”
萧染书单手递来,丁云阳双手接过,仿佛一个交接仪式。
回身。
丁云阳提剑就是一个横劈,冲进战斗中与那些禁军厮杀。
她的心脏从未有过的用力跳动,充满了力量。
-----------------
嘻嘻!今天我过生日!求个打赏!
第132章 要宣战,就该送脑袋!
厮杀正激烈时,身后的指挥部门帘被掀开。
只见老国师着急大喊:“主帅!主帅啊!你的笛剑我怎么拿不起来?”
秦元进是真着急,眼看着外面都打起来了,主帅的佩剑还放在桌上。
没武器怎么行?
那可是主帅身份的象征!
他想将剑拿出去递给萧染书,结果发现平日里在主帅手中耍起来很轻松的长剑,他碰都碰不到一下。
把老人家急的都冒汗了!
国师的这一喊以及冒头,让禁军和暗卫一颗心彻底沉了下去。
他们此番前来就是腾鹤帝仗着国师突破天人境,皇权至上再加上武力巅峰,才推断萧染书不敢反抗。
可国师怎么喊萧染书主帅?
国师,竟然也反了?!
更别提刚刚萧染书一剑斩杀无为境时的轻松,已然让禁军中不少人打了退堂鼓。
他们根本不知道萧染书是什么修为。
倒戈的国师,实力深不可测的主帅。
那他们此行岂不是找死?
皇家禁军和暗卫彻底心灰意冷,再无任何反抗的信心。
萧染书听到老国师的呼喊,抬脚走进指挥部,在这片军营内,哪怕打的再如何血腥激烈,她的指挥部门前永远是一片净土,干净的一滴血都没溅到。
黑羽军骁勇善战,那帮禁军和暗卫之前叫的嚣张,此时却被按着打,早已被包围在中间寸步难行。
而愤怒的丁云阳,更是冲到人群中一剑一个。
萧染书没有对早已成定局的冲突过多关注,安排人撤离指挥部内的资料,当即准备出发。
同时,还下了一道很吓人的军令。
不久后,一只雄壮的飞鹰腾空而起,脚上绑着的不是信,而是大太监姜从海被斩下的头颅。
这些飞鹰都是黑羽军驯养,早已被驯化的相当有经验。
关沧海特地挑了只最霸气体型最大的出来,开飞之前还饱餐了一顿。
飞鹰的双爪勾起那血淋淋的头颅时,被削断的脖颈处还往下滴着血。
而飞行方向,则是东南以北的皇城。
这一幕没有任何隐藏,无比直观的在所有人面前发生,也当着还未被处决的那些禁军和暗卫的面。
从国师露面到头颅起飞,每一幕都让他们内心的恐惧在无限蔓延,扩大至最高峰。
不仅是打不过。
这位黑羽军主帅杀人诛心啊!
她竟然命人将传圣旨的太监脑袋送回给腾鹤帝!
太恐怖了!
关沧海本人则是内心崇拜情绪爆炸,甚至兴奋的一路上都在笑。
当初准备反时,他还大言不惭的向主帅提议给腾鹤帝送信或者箭矢。
哎哟,跟送脑袋一比,送箭矢算啥啊?
要宣战,就该送脑袋!
果然还是主帅猛!
一刻钟后。
萧染书再次踏出指挥部,黑羽军已经在清理血迹,一匹战马被牵到了她面前。
萧染书合上头盔,拿上笛剑就翻身上马。
前方,三十万大军已经全部整队完毕,列队整整齐齐。
秦元进也赶紧骑上一匹马,一百多岁的人此时激动的像个愣头青。
他也没想到这个岁数了还能参与战事啊!
萧染书握紧手中剑,低头看了眼。
刚刚国师说这把剑他拿不起来?
忽的,她想到了某个铁匠。
当初送到她手上时,萧染书并未觉得这竹笛有什么特殊,直到亲眼见过变大变小。
非普通兵器。
白焰和泉月都碰过这把剑,但两人都很害怕的样子,能不碰尽量远离。
笛剑经手的人不多,唯有那后院的铁匠偷摸耍过。
灵行境的国师都碰不得……
想到这里,萧染书头盔内的唇角勾起,手指轻抚而过,在笛剑表面摩挲。
这剑还挺有个性!
视线再次回归到前方。
三十万人的大军一望无际,如黑云压境。
萧染书单手将翠绿的笛剑高举,横于长臂之前。
“出发!”
轰——
如同一个信号,战马与三十万人齐呼声一同嘹亮。
这一次的出发与岭山村的起步横穿容城一样,速度极快的冲出军营,直奔青州以北的卫州主城。
但与岭山村不同的是,没有兵分三路,也没有各种战术准备和包围夜袭。
大白天,三十万人直接压过去!
铁骑的震踏声隔着老远都传到了城中,站在城墙上,还能看到黑压压的洪流激起漫天尘土,远去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。
很快,消息传遍了青城大街小巷。
萧皇北伐了!
来不及准备出征仪式,但百姓们自发的爬上城墙,敲锣打鼓。
最夸张的当属徐仁堂的一位老大夫,他也不知从哪找来一架战鼓,七八个人合力才抬上城门。
然后开始了用力击鼓。
咚咚的鼓声,伴随着身后城中百姓的呐喊,与铁骑震碎大地的声音达成了共鸣。
很多百姓并不知道北伐具体意味着什么,东南与皇城相隔较远,他们只知道青城将军府就是他们的天,在这里安居乐业,将军府从未薄待过他们。
所以将军府要做的事,他们自然要支持。
也就是徐成根早几天就不在青城,否则都要气晕过去。